为维护6月末及半年末的流动性平稳,中国人民银行28日继续透过公开市场投放流动性,逆回购(附卖回)规模扩大到人民币(下同)1,100亿元,最近三个交易日累计释出2,400亿元。市场分析,人行除了短线在公开市场调节流动性,第三季仍有降准的可能。
澎湃新闻报导,人行在24日、27日、28日分别开展了600亿元、1,000亿元和1,100亿元的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持平在2.1%。扣除到期的300亿元,合计净投放2,400亿元,结束了先前保持一个多月的完全对冲状态。
银行人士表示,人行近期加大对冲,主要是临近月末及半年末考核时间点、地方政府债券密集发行以及缴税高峰等因素影响,市场资金需求升温。
在人行连三日净投放调节下,以28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来看,隔拆Shibor持平报1.438%,7天期Shibor则微降1.2个基本点报1.98%,14天期Shibor则小升7.3个基点报2.116%。
值得关注的是,从4月中旬以来,7天期Shibor都维持在2%以下,都低于逆回购得标利率2.1%,代表银行间流动性相对宽裕,也可一窥人行在逆回购投放相当谨慎。
报导引述东北证券分析师沈新凤认为,6月影响资金面的因素较多,预期6月最后两个交易日人行仍会透过公开市场调节短线资金水位。展望7月,鉴于国债到期量较大,且专项债发行量偏小,政府债对银行间流动性的抽取效应相对有限,经测算7月流动性缺口不大,在宽货币基调之下,预计7月资金总体将维持平稳。
至于货币政策接下来会如何维持总量宽松,沈新凤表示需关注财政政策。下半年货币政策的核心有两大方面:其一,维护流动性的合理充裕,保障市场预期平稳;其二,配合财政政策。若下半年财政发行特别国债或者提高赤字率,影响资金面转向,则货币政策需主动作为。
沈新凤表示,当前货币政策已充分发力,资金面供给较为充裕,在「松资金」加上「弱基本面」的背景下,容易造成资金堆积于金融体系内空转。短期来看,当前财政政策发力应是主角,货币政策需维护资金面合理充裕,但在稳增长的政策方针下,预估第三季仍有降准机会。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