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港深化资本市场再传进展。中国人民银行、香港金管局4日联合公布将开展「互换通」,进一步将互联互通拓展到衍生性金融商品。「互换通」预计6个月后上路,初期将以「北向通」率先开放,产品限定为利率互换产品且有总量限制。
陆港间的互联互通机制,经歷多年逐步完善扩大。先是2014年11月以股票为主的沪港通正式开通,2017年7月再开放债券通。7月4日、香港才刚庆祝回归25周年后的首个交易日,不仅开放ETF通上路,同时宣布衍生性金融商品的「互换通」的进展,可看出互联互通机制的有序推进。
互换通是透过中国外匯交易中心、大陆银行间市场清算所、以及港交所旗下的香港场外结算公司共同建构的衍生品交易清算模式,境内外投资者可透过此一机制进行利率衍生产品交易。
人行解释,债券通南北向的先后开通,外资投资大陆债市的规模也逐年增加。截至2021年末,境外投资者持有债券规模达到人民币(下同)4兆元,约占全市场总托管量的3.5%,外资透过衍生性金融商品管理利率风险的需求也持续增加。
人行表示,「互换通」将採取类似债券通的金融市场连接方式,允许境外投资者藉此参与境内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人行指出,互换通料需时六个月准备,初期会先开通「北向通」,也就是允许外资参与大陆的衍生品市场,一开始以利率互换产品为主,其他金融品种会再视市场情况择机开放。
港媒引述中金公司全球利率衍生品交易业务负责人王心之认为,互换通可以增加境内利率衍生品市场的差异化需求,提升市场深度,促进境内利率市场进一步发展。
至于初期先开放「北向通」,市场人士表示,鑑于陆港货币政策一松一紧不同调,暂不开放「南向通」或是适度避免资金前往利率较高的香港进行套利交易。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认为,互换通不仅有助于提升陆港两地的衍生性金融产品生态圈,为投资者提供更多元化的风险管理工具选项,并可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的地位。
香港金管局与人行4日还宣布将目前的货币互换机制升级为常备互换安排,不仅无须再续期,协议规模并由原来的5,000亿元扩大至8,000亿元(或9,400亿港币)。这也是人行第一次签署常备互换协定。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