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復性消费,国内内需热度已超过疫情前水准!经济部统计处昨发布7月零售、餐饮营业额,各缴出3559亿、748亿,年成长各超过1成与7成的好成绩。两者金额同创歷年同月新高,宣告内需正式走出新冠疫情阴霾。
零售、餐饮写下好纪录,经济部统计处副处长黄伟杰表示,疫情降温、国旅补助上路、暑期旅游潮都是原因。虽每日本土确诊仍达2万多人,但疫情大家闷太久,加上疫苗注射率高,民眾已敢出来消费,这一波「报復性消费」,是业绩创单月新高主因。
回顾6月份时,全台餐饮业绩已爆炸性成长6成,但主要是去年三级警戒禁内用基期太低关系,金额其实还未回到疫情前水准。但7月零售业、餐饮业营业额缴出3559亿、748亿,年增17.2%、75.8%,金额已创歷年7月纪录。零售业过去同月最高是2020年的3361亿、餐饮业则是疫情前,2019年的694亿,两项金额都被超越,显示疫情衝击内需产业阴影几乎过去。
黄伟杰进一步说,营业额即使扣掉物价涨幅,例如减掉7月外食费上涨6.7%,餐饮成长还是有69%,是相当高水准。
零售业中,以百货公司成长最夸张,年增率104%,等于从去年惨澹业绩上翻倍回来。
超商、布疋及服饰品、家用器具及用品零售业,则年增13%、77%、24%。餐饮业以餐馆业绩年增近79%最高,饮料店也有67%,外烩及团膳承最少,却也超过3成。
餐饮业受到新冠疫情重击,前年、去年都衰退4%与6%以上。黄伟杰预估,除非有大衰退再出现,否则餐饮业全年业绩重回疫情前的正成长,应无问题。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