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倾国之力欲突破被美国封堵的半导体领域,但现实状况带来的考验愈来愈严苛,外力、内在因素、行业不景气三重压力,形成巨大天花板,使大陆的晶片技术发展愈来愈吃力。
工信部30日发表数据指出,前七个月积体电路产量年减8%至1,938亿块,年内产量不但持续低迷,且衰退幅度是愈来愈大。另一方面,出口积体电路年减7.7%至1,647亿个,自6月疫情暂缓后才稍稳住的衰退势头再起,7月降幅进一步扩大,后市恐不乐观。
大陆今年积体电路产量与过往数年差距甚大。2021全年,大陆产量年增33.3%至3,594亿块,出口年增19.6%至3,107亿个,进口年增16.9%至6,354.8亿个。在2020年,大陆积体电路产量年增20.8%。
当前半导体产业的不景气,无疑是导致大陆今年积体电路产量骤减的主要原因。缺乏市场需求,加上大环境动能不足,对于大陆这种技术追赶者来说压力倍增,产业无法仰赖市场百花齐放,可能仅有少数业者,能扛住总体压力继续大幅投入研发。
不仅如此,美国虽政党轮替,但西方总体维持抑制大陆半导体技术升级的态度,不但通过晶片法案,随后还将晶片设计不可或缺的EDA工具等四项技术列入出口管制,持续向大陆施压。
外国政府、总体产业经济双重施压下,大陆虽高举「自主创新、技术升级」大旗,但策略上可能已从踩油门转而踩煞车。首先是年内经济目标,饱受疫情摧残的大陆经济如何提振,必须集中资源,不景气的半导体就不会是重点投入目标。
其次,过往盲目投资半导体,大幅扩张却出现许多失败项目后,大陆对于此前产业策略有推倒从来的迹象,许多业内要角近期陆续被调查反映出此点。
纽约时报指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依然想在关键半导体技术上取得突破,但可能认为进度不如预期,故对业内人士展开腐败调查。报导分析,习近平正仰赖举国体制奋力一搏、突破技术难关,期望能出现1960、1970年代的「两弹一星」模式的成果,如曾主导陆产大飞机C919项目的金壮龙在7月底接管工信部,被猜测代表大陆自上而下发展半导体的态度。但举国体制能如此顺利吗?华为是大陆技术、科研投入最具代表性的企业之一,但日前已表态「活下来」是最首要目标,恐怕也反映出民企甚至部分国企的现状。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