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指挥中心在新冠减灾过程中如果还持续存在,不但没有办法发挥疫情初期的统一步调围堵功能,反而有可能会创造出新冠、流感双来袭的超额死亡。政府寧可选择缓降,而非骤降,所造成的社会分歧,老百姓期望落空,及包含卫福部在内的公卫人员的无声反弹,都已经呈现在近期的民意调查资料中。

指挥中心为了医院保全,要求住院陪病都要新冠筛查,因而创造出的就医障碍已经造成前几个月台湾的超额死亡。超额死亡涵盖了新冠与非新冠的病患,可见这项就医障碍相当全面。目前面临可能的大号流感来袭,医院急诊在流感还没来袭就已经出现壅塞,很难想像真正流感、新冠双来袭时会是什么光景。因为到目前为止,就医障碍也是因为指挥中心一直不解编,依然悬挂在各级医院阻碍病患就医。

指挥中心终归是要解编,新冠也终归是要降级。之所以会选择缓降,根据王必胜的更正说词,是还需跨部会协调、还要解封规画、也还要防疫政策调整。其实这些窒碍难解封的条例,都是在指挥中心这两年内发出的行政命令,指挥中心要一个一个解,因为自己都忘了发出了多少文,当然解得盘根错节。指挥中心只要能骤解,这些临时发出的行政命令只须随之终结,回归到新冠之前的境管及隔离状态,当时国内的运转状态何乱之有?乱都乱在自己乱发的命令,全部归零才是真正回復正常生活。

陈时中当初就是想太多又贪心,明明可以立刻放开医疗院所的手脚,让他们振翅高飞,凭台湾医疗这么高的水平,绝对不会背上「踏着一万具的尸体,拾级而上」这么难听的千古骂名。现在的王必胜也真是憨厚,行政院交办的事使命必达,浑然不知跳入的是前老板跳过的坑,但家底可没陈时中厚,案底却一堆,以后若再出现踏着一万具尸体的情况,那应该就是「拾级而下」了。

王必胜还说指挥中心是为了新冠改类、次世代疫苗採购、传染病防治法修订及疫情监控紧急应变,所以必须继续运作。这些工作在流感时期疾管署都做了十几年了,怎么到了一个门外汉的嘴里就变成非要指挥中心存在才能干的事。只要我们把新冠想成流感,这些工作照样可以不在指挥中心存在下进行。以此当作指挥中心必须存在的理由,未免牵强。要嘛不懂,要不就是只为取悦一个更不懂的长官。

其实行政院之所以敢逆着民意及公卫学理硬要指挥中心缓解编,完全是选举考量。目的是要给选民留下政府虽然在减灾,却还在「衝衝衝」的印象。但是民意如流水,在防疫上,老百姓现在要的是「开开开」。号称最会选举的民进党政府,应该了解该如何拆解防疫炸弹。(作者为中华民国防疫学会理事长)

#发出 #障碍 #超额 #来袭 #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