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仅17岁的林姓少女在1998年遭人绞死焚尸,检警直到前年才破案逮捕真凶,被诉杀人的陈谕诗遭判刑14年半定谳后,她在狱中未委任律师、自己用笔书写21页具有高度法律专业的释宪声请书,主张因刘邦友血案才修的追诉权时效规定,违反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宪法法庭已裁定受理,正审理中。
宪法诉讼法今年1月4日上路至今,有高达1883件声请案,在审查庭就遭封杀,陈女声请释宪顺利通过审查,成为罕见案例。未来宪法法庭若判决违宪,她可获平反翻案的机会。
本案是因43岁潘子鑑、44岁陈谕诗,及42岁吴男、39岁的陈女曾合资在桃园经营槟榔摊,1998年潘等4人因细故共同殴打并拘禁当时只有17岁的林姓少女,隔天用毛巾勒毙她,残忍将尸体焚烧弃置;案发22年后,检警才因秘密检举破案。
但这起案件出现重大法律争议,就是陈谕诗等人杀害少女,有无超过旧法的20年追诉时效,不用受刑罚究责。为此最高法院刑事大法庭开辩论庭后裁定,就算犯人不明,检察官调查所进行的侦查程序,仍是对犯嫌行使追诉权,杀人凶手仍须受追诉。
不过,大法庭成员、最高法院刑事第一庭庭长郭毓洲提出不同意见书,他认为本案追诉时效已完成,但最高法院承审庭以大法庭裁定结果、驳回陈女等人上诉,将情侣檔潘子鑑、陈谕诗依杀人罪各判14年6月确定。
陈女入狱服刑后,引用郭毓洲的不同意见书,主张追诉时效的规定抵触宪法的平等权、人身自由权及信赖保护原则、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及比例原则,声请法规范及裁判宪法审查。
她的声请书提到,1996年桃园县长刘邦友等人遭杀害至今悬而未破,在追诉权时效将届满的2016年,检调又开始侦查,因侦查动作使20年的法定时效延长,加上之后又修法,让已终结的杀人行为改变追诉权时效,违反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