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地方债务增幅去年远超收入,31个省分制定今年预算报告,均强调党政机关坚持过紧日子,继续严控一般性支出及「三公」经费(出国、车辆购置、公务接待费用),并压减非急需支出。

据各省预算报告,虽然今年地方收入的预期普遍好过去年,但民生等刚性支出压力不减反增,不少省分预计收支矛盾依然凸出。在沿海经济大省中,以山东为例,今年将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省直部门日常公用经费定额标准减少20%以上,业务类运转项目预算实行零增长,三公经费及培训费只减不增,非急需支出一律不予安排。福建要求省直部门一般性支出总体上按5%比例压减,强化预算约束和管理。

重庆预算报告称,去年主动应对财政减收压力,提早调整预算,全市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120亿元(人民币,下同),持续优化支出结构,缓解收支矛盾。

天津政府措辞更严厉,要求全市今年坚持「真过紧日子」,大兴艰苦奋斗之风,严格执行零基预算,严控财政供养人员规模。内陆省分亦同,贵州要求按6%压减党政机关行政经费,按15%压减省级机关事业单位公用经费。

中国财政部近日修订《行政单位财务规则》。其中增加艰苦奋斗、厉行节约、从严从简,勤俭办一切事业等要求。

此外,武汉市上万名退休人员本周三聚集在市政府门前请愿,要求政府官员公开解释为何将每月260多元的医药补贴降至数十元。集会者表示,全市近两百万名退休人员受此影响,如果政府不解决问题,本月15日他们还要举行更大规模的抗议。武汉医保局解释,改革后的医保政策长期来看其实对病患更有利。但也有人认为这是清零政策后地方财政吃紧做出的决定。

#过紧 #全市 #经费 #压减 #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