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问题点一:

KPI并非真正达成

在过去所接触的案例中,曾经发生过这样的状况!在策略检视会议中,部属们呈报的KPI达成状况都是达标的,但仔细追问KPI的达成成果在那时?部属都支吾其词,没办法交出完整的KPI达成成果。例:KPI是客户满意度调查报告一份,但部属回应的却只是一份单薄的客户满意度问卷,看得出来还是在策略检视会议前几天才完成的,如此一来,KPI并非如部属所言的达成了!

这样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呢?虽说主管都是秉持着信任的态度面对部属,但在这种情境下,建议可以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切入,要求部属往后在报告KPI达成状况时,皆附上KPI达成成果的存放位置,以便后续使用。

■可能问题点二:

KPI设定错误

KPI设定错误也是可能的问题点。然而,KPI设定错误有很多的状况,列举两项说明如下:

1、策略与KPI欠缺逻辑连结性

案例A:策略目标为2023年底前,完成二件新发明专利,并导入商品策略为透过增加研发预算,强化商品。KPI之1.增加研发预算100万;KPI之2完成二项新发明专利申请。

以案例A为例,看起来策略目标、策略与KPI有扣合,但细看会发现研发预算100万的KPI设定,需于专利申请相关联,不然就会有年底花了100万研发预算,但可能都用在与专利申请不相关的面向上,导致KPI达成但策略与策略目标都没达成的状况。

2.完成的皆是领先指标的KPI,而非落后指标的KPI

案例B:策略目标为2023年底前,CO2 sensor进军车用市场,营业额达300万;策略为透过参加相关展览,开发车用电子厂商。KPI之1.参加相关展览二场次;KPI之2.开发五家新的车用电子厂商。

以案例B为例,KPI 1、KPI 2皆是达成300万营业额的领先指标,若这两个KPI都达成,也只代表开发五家新的车用电子厂商,而非达成300万的业额业,导致KPI达成但策略目标没达成的状况。

上述两个KPI设定错误问题,建议可透过年中的策略校准会议,调整成正确的KPI。

■可能问题点三:

没有拟定好的策略

公司拟定的策略并不是好策略,没办法达成策略目标。什么是好策略呢?根据麦肯锡顾问公司所提不败战略十问来看,在拟定策略前若有考虑内外部环境、趋势、可能风险、优势及公司核心竞争力等要素,较能制定好的策略;在执行策略一段时间后,也可检视KPI的达成率与策略目标的达成率,是否呈现正向的关联性,来确认策略的好坏。若是发生这样的问题,建议也是透过年中的策略校准会议,调整成更好的策略。

总而言之,KPI达成设定的策略目标却没达成,常见的问题点有三,1.KPI并非真正达成;2.KPI设定错误;3.没有拟定好策略,可透过对部属的要求及年中策略校准会议校准KPI及策略。

#拟定 #状况 #设定 #策略 #K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