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补冬补嘴空」,时序已过立冬,不少民眾准备大啖姜母鸭、麻油鸡养生。但中医师提醒,现代人平时饮食已经相当丰盛,进补前务必先了解自己的体质,三高、慢性肾病或长期茹素者,应遵守中医师建议正确进补,以免越补越糟!
坊间常见补品包括羊肉炉、麻油鸡、何首乌鸡汤、烧酒鸡、乌骨鸡、姜母鸭、九尾草鸡汤等,台北市中医师公会理事长林源泉提醒,应依照寒、热、虚、实体质,选择适合自己的辛、凉、甘、温等进补方式;避开高油脂带皮肉品,享受药膳汤头时先捞去浮油,少吃加工肉品及高盐分调料,享受新鲜食材原味。
林源泉以羊肉炉为例,因为羊肉属性温热,三高患者不宜食用,可加入苹果、冬瓜、萝卜等凉性食材,避免上火。建议做法是先将羊肉块汆烫、去除浮沫,和切块蔬果一起煮滚,接着加入东洋蔘、川芎、当归、桂枝、枸杞等中药材,焖煮直到羊肉软嫩。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仁爱院区中医科主任陈朝宗指出,过去物质没有那么丰富的年代,冬天需要进补,为新的一年做准备,但现代人平时饮食丰富,一般以「平补」为主,例如四神汤就是一道很好的补方。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忠孝院区血液肿瘤科主任、中西医师简采汝指出,长期茹素者体质偏冷,烹饪方式可调整为煲汤、炖、红烧,添加姜、花椒、八角、咖哩等热性食材,改变蔬菜寒凉性味。
至于三高患者,简采汝说,建议选择当归、黄耆、枸杞子与红枣等中药材,搭配蔬菜水果和五谷杂粮等高纤食物,并注意少油、少盐、少糖原则;慢性肾病患者的药膳调理重点是「以清为补」,着重补肾、补气、补血,并且注意汤品含有高量的钠、钾、普林,避免摄取过多,以免造成水肿及肾臟负担。
陈朝宗提醒,感冒或有急性感染时不宜进补,适逢生理期、孕妇进补前应先谘询中医师,如患有消化道疾病,则建议先治疗肠胃再行进补,如果有同时服用西药,最好间隔1小时以上,避免彼此影响。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