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海、台积电购买BNT疫苗终于和上海復星完成签约,过去一路看衰民间採购的蔡政府,却突然出现一堆「农业专家」纷纷邀功收割。事实上,称此等人为收割大队,已经过于抬举,毕竟收割之说,在于没有投入只想获取最后果实,这些只想不劳而获者,通常还会做做样子,但回顾整个BNT的採购过程,蔡政府一开始连装出表面协助的样子都不太情愿,至于有没有从中作梗,过去交手的东洋,鸿海郭董与台积电等,自是如人饮水;而整个政府态度冷漠消极,民眾更是有目共睹。

5月中台湾疫情失控爆发,郭董随即表态愿自购疫苗捐给政府,地方政府与民间团体纷纷表态,但被中央疫情指挥中心拿着《药事法》一般输入药品的繁琐规定,一一挡下,无视同法中主管机关可以因应紧急公共卫生情况,专案核准特定药物制造或输入的紧急权力。就算申请者能通过这些层层关卡,指挥中心还有「原厂授权书」作为杀手锏,连鸿海也难逃政府设下的重重限制,还没到国际场上谈判,先被自家人卡死在家里。6月3日陈时中还夸口「我敢讲现在买不到疫苗」,更说担心厂商在国际被骗,冷漠倨傲的态度,完全让人感受不到丝毫有心协助民间的味道。也只是1个月,事实结果却狠打了陈时中一巴掌。

现在民间疫苗买成了,想沾光的蔡总统强调争取疫苗是这段期间自己最优先的工作,这句话也许不假,因为整个蔡政府与民进党被新冠病毒与疫苗彻底击垮,他们争取疫苗只是在挽救自己与党雪崩的政治支持。蔡总统最后拍板授权鸿海与台积电外购疫苗,当然是重要转折,但这也是在指挥中心虚与委蛇1个月,郭董6月18日在脸书发表八点声明最后通牒后,才突然变化。当然,或许蔡总统也是等待手握美国加码赠送疫苗与台积电加入採购行列两张王牌,确认足以稀释郭董的政治效应后才愿意亮绿灯放行,但事后路透社报导美国商务部长证实对台疫苗加码与台积电多次请求有关,证明政府角色一直很边缘。

驻德代表谢志伟13日也在脸书发文沾光,厚顏称台湾斡旋採购德国BNT疫苗达1年多,推估这个时间点,恐怕在BNT尚在4个候选疫苗中进行一、二期临床时,便已超前部署地展开。但如果政府真有如此的前瞻布局,今日台湾岂会陷入疫苗荒的困境?且若BNT採购如蔡政府向来的口径是受制于中国施压,在採购受挫时,何不立即转向不受北京施压的美国,购买足够的疫苗?如果政府自己採购走不通,难道不会走别条路,就停在原地不动吗?不能主动邀集民间力量已错失机先,对后续民间的热心又设下各种关卡大泼冷水,甚至推诿外力施压,才是蔡政府近来民调跳水的真正原因。或许民进党政府始终相信网路风向与内宣,但真的不要怀疑民眾的常识。

民间买疫苗的模式得以成功,政府却不行,是因为蔡政府原本坚持的模式退场,回归国际商业正常模式,真正的障碍其实不证自明;政府的僵化与充满政治考量,让台湾陷入泥淖。开创性的模式是民间坚持的,钱是民间出的,政府现在唯一要做的,不是邀功收割,而是带头把感谢日本,感谢美国,感谢立陶宛的图像,改成感谢郭董,感谢台积电,感谢慈济。其他都显得多余,往脸上贴金只会自取其辱!

(作者为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副研究员)

#疫苗 #民间 #台积电 #採购 #蔡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