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得意满的蔡英文政府,近日连续遭巨棒轰击,先是新冠疫情爆发,染疫死亡加上注射疫苗后猝死,超过千人失去生命,再则美国政府宣示不支持台独,民进党的国家路线受到挑战,三是民意支持度坠崖式跌落,一棒重过一棒,民进党政权危机隐隐浮现。

政治防疫已令民眾极度反感

台湾民意基金会最新民调显示,民进党过去3个月支持者锐减15个百分点,只剩下 28.2%,中性选民高达48.2%,飙升12个百分点。基金会董事长游盈隆认为,这项戏剧性的政党认同转变,代表两大党失去整合民意的能力,绝大多数人民对蓝绿两党失望与不满,政治版图可能重组。

民进党政府被人民嫌弃,近因是抗疫漏洞百出,政治挂帅不惜以人民安全福祉为代价。对外因抗中无度而延误疫苗採购与到货,对内不断发动认知作战,搞得腥风血雨,让处在水深火热中的民眾极度反感。

这个政府不恤民瘼,只顾保住执政大权,先前为了绕过上海復星医药与德国BNT总厂议约,碰了一鼻子灰,民间企业起而义助,期能纾解台湾疫苗不足之苦,蔡政府为防范无能真相被揭穿,竟不断阻挡、刁难,事成后又大肆抢功,吹嘘政府如何积极交涉,终使中共的干扰与阻挡无功而退。其实民间团体出面採购,仍是循上海復星的管道,现在顺利买到了疫苗;绕来绕去还是绕不过復星,恰恰反证蔡政府买不到疫苗,是反中意识形态下过度操作的结果,正是蔡政府反中意识形态重于生命价值的真实写照。

一个把自己顏面与权力看得比人民生命重要的政府,所有防疫措施都不是立足于关怀与维护人民生命安全之上,反而妄图从中牟利,盘算自己如何从中获利。远的不说,本月初环南市场群聚感染数字飙升,中央处置方式,不是立即召集市府首长研商对策,而是三大部长浩浩荡荡赶往市场,把台北市长柯文哲引过来召开记者会「公审」,让他承担一切责任。这种政治算计式的处理方式一演再演,更暴露蔡政府政治防疫的本质。

民进党政府声望剧跌是自作孽,其中一大关键是强烈反中而自缚手脚,耽误防疫急务。在对外关系上,则因极度反中亲美,藉以谋独,但美国大船出现调整航向迹象,拜登政府印太事务协调官坎贝尔明白表示「不支持台独」,并预告美中不久后会有「某种形式的往来」,据各方猜测,10月在义大利召开的G20会议期间,拜登总统有可能与习近平主席会面,洽谈双边关系事务。

坎贝尔的发言反映拜登政府外交基调与对中节奏正在调整,有意为「拜习会」暖身,建立美中「竞争、合作、衝突」新交往模式,如果「拜习会」顺利进行并能建立共识,双方在某些议题就比较能够协调合作;随之而来的是美国对华战略压制趋缓,对台湾的支持与利用也会跟着调整。经过5个月的布局与施压,拜登政府改推新戏,「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将再度成为美国对大陆与台湾交往的原则,民进党政府却仍执迷不悟,不知剧本已改、风云已变。

美国重新回到一个中国政策

事实上,美国已出现「战略收缩」迹象,近期从阿富汗撤军,对海地乱局不介入,古巴骚动不求有所作为,都是对国际事务节制的表现。中国崛起是美国战略收缩主要原因,希望聚集力量应对中国。在对华经济与高科技发展政策上,拜登不改川普强硬姿态,还积极展开国际结盟,目的就是结合理念接近国家共同应对中国的崛起,西方集团国家虽然愿意配合,但也都有自己的国家利益盘算,其中德国态度最明显,法国也有自己的想法,美国不会如冷战时代「说了算」。大陆对欧洲国家最近也积极展开对话,希望《中欧全面投资协定》早日跨出政治迷障生效。中国对美国不合理的打压会坚持奉陪,毫不退缩。

美国重新回到「一个中国政策」,对蔡政府建构台湾主权国家地位的支持,将渐渐节制,民进党仇中反中、去中国化政策的风险与代价也会增加,愈来愈多民眾将反思民进党大陆政策的合理性。而抗疫失败造成数百人死亡,民眾生计受到严重衝击,再加上疫苗政策失误,人民怨气沸腾、对政府信任荡然无存,蔡政府的治理危机已浮上台面。面对越来越严重的内外交困,再不痛改前非,扬弃错误的政策,必将被选民唾弃,再次为政党轮替铺平道路。

#蔡政府 #反中 #美国 #民进党 #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