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台湾新冠肺炎每日感染人数已降到略有波动的个位数,与此同时疫苗接种覆盖率逐渐成长,因此新冠肺炎治理与国际同步化,进入降级、解封的新阶段。各国的解封程度各异,不久前《经济学人》期刊编制「正常指数」以比较世界上50个国家社经活动恢復正常的程度,台湾列于比较之中。
《经济学人》编制的正常指数由八项指标加权平均,计有:航空、市内公交、市际公路铁路、电影卖座、体育出席、非居家时间、办公室出席率等。瘟疫前正常指数定为100,目前主要国家的正常指数如下:以色列82.5,法国77,美国73.9,中国大陆72.9,德国67.6,英国63.9;台湾47.2倒数第二,马来西亚27.8倒数第一。
在上述八项指标中台湾的「办公室出席率」为80即目前为原先正常情况的8成,「零售客流量」50即原先的5成,其余指标均为20即原先的2成左右。报告指出长期而言,正常指数与疫苗接种率(每百人接种者数目)紧密相关,疫苗接种率高正常指数也高。台湾疫苗接种率处于世界低端,因而台湾的社会经济活动正常指数目前也位于世界尾部。
新冠肺炎大流行的最终结局将决定未来「正常指数」的走向,流行病学家迈耶斯 (Lauren Ancel Meyers)在史丹福大学的「群体免疫研讨会」上说,新冠肺炎瘟疫可能有四种结局,第一,皆大欢喜人类制伏新冠肺炎,正常指数统统100。第二,半忧半喜新冠肺炎病毒没有完全消灭,但感染的死亡率降到很低水准,「正常指数」不能全部復原到100。第三,今年夏秋新冠肺炎再度失控,「正常指数」全部沦陷。第四,今冬以后全球新冠肺炎病毒变种大蔓延,人类进入瘟疫黑暗期。(https://www.buzzfeednews.com/article/danvergano/coronavirus-pandemic-vaccines-endings)
结局一虽然理想但因贫富不均即便在某个国家孤立实现也不可能持久,许多学者认为结局二的可能性最大,并将新冠肺炎的「新常态」形容为:人类、流感、新冠肺炎长期共处。新冠肺炎将成为「温和的季节化流行病」,人类需要耗费时间发展适应之道。专家们认为公共卫生、流感、新冠肺炎三者的不同均衡将决定未来「新常态」的不同社经结构,目前并无现成经验可谈。
在新冠肺炎大流行前,台湾每年流感的感染率大约10%,在新的三角结构下新冠肺炎和流感的感染率如何变化尚不明瞭,根据中山医顏启华主任的研究资料,社区流感疫苗接种普及率提高到90%时,新冠状病毒确诊病例将减少23%,交叉感染的病例则减少92.9%。当然未来更主要的任务是研究发展长效性的能够制伏病毒变种的新疫苗,未来的竞争不仅在如何着手恢復过去的经济常态,更在于如何协调公共卫生和经济发展的政策创造实现「新常态」的正确路径。自去年全球爆发新冠肺炎瘟疫大流行以来,台湾第一期防疫成绩昭然,但是中间出现严重的政策失误。疫情指挥中心应该虚心接受教训,从政治挂帅的窠臼中逃脱,从专业再出发!
(作者为陆委会前咨询委员)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