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友张群看到他精力疲惫,十分心疼,屡次规劝,要:「节尘劳,慎饮食」,为此还特地写了一首七律诗,在诗的后跋中,语重心长地写道:「……凡在友好,均宜节省此老之精力,为国家珍惜一代之大师;而大千弟也应该勉节樽俎过从之烦,重一身之颐养,即所以延艺文之命脉……」张群之言,其意殷殷,其心拳拳,用白话文说,就是:「大千的好友们,你们应该多关心他的健康,少打扰,为国家和民族文化多珍惜这样的人材;为了衍续和繁荣我们民族的文化。而大千本人也应该节制饮食,不要过量,注意养生……」

当张群把信函交给大千时,大千感动得泪眶湿润。张群又拉着他的手说:「大千啊,你的生活习惯和嗜好需要注意调养,我比你大10岁,因为我注意保养,健康情况比你好,你若再不好好将息,说不定要比我先走,要我来为你办丧事……」听罢此言,大千几近饮泣,擦泪不休。他把张群的墨宝装入镜框,挂在画案边,作为激励自己的座右铭。

1977年2月15日张大千返美过年,总统府资政张群在台北机场送行。(姚琢奇摄)
1977年2月15日张大千返美过年,总统府资政张群在台北机场送行。(姚琢奇摄)

毕竟年龄不饶人,过度的操劳使张大千的行动大不如前,每次作画,要徐雯波把他扶上踏阶,有时画不到一个小时,便气喘吁吁,再则画幅太长,前后照应,来回走动,十分耗劲,因此《庐山图》的绘制工程时续时断。

1981年10月的某天,蒋孝勇去「摩耶精舍」作客,正巧看到大千由徐雯波扶着,躬着身子趴在画案边作画,其状十分艰辛。不久蒋孝勇帮他设计了一套两个金属滚筒,架设在画案的两端,一侧能施放,另一侧能卷拢,可让画幅随意移动,有了这架机器,画家就不需来回走动,也加快了绘画的进度。

提起张大千和蒋孝勇的忘年交,笔者又有一段插科,何浩天先生曾告诉我,蒋孝勇爱附庸风雅,也醉心于字画,歷史博物馆建成那年,他才30出头,年少轻狂,傲慢地向何馆长提出要承包博物馆的书画小卖部,结果何馆长以:「凭你的身分承包,恐要引起民间非议,我但当不起。」一言回绝了,但蒋孝勇并不生气,他知道何馆长和张大千关系亲密,就提出要陪他去拜见大师。何馆长带他到「摩耶精舍」。

高市西子湾行馆因藏有多帧蒋家的家庭照片,图为蒋孝勇兄弟三人和祖父、父亲及叔父在西子湾海边的合照及过生日时和祖父同吹蛋糕的照片。(中时檔案照)
高市西子湾行馆因藏有多帧蒋家的家庭照片,图为蒋孝勇兄弟三人和祖父、父亲及叔父在西子湾海边的合照及过生日时和祖父同吹蛋糕的照片。(中时檔案照)

蒋孝勇见了张大千就说:「我还没有你的画吶!」张大千笑笑说:「我马上给你画。」说罢,当场挥毫,给他画了一幅泼墨荷花,蒋孝勇十分高兴,以后蒋孝勇和蒋孝武昆仲,都成了「摩耶精舍」的常客。前几年我去「摩耶精舍」,翻阅书橱中的5本《张大千日记》,查到每逢时节,常有他昆仲持礼物来拜谒的记录。

1983年初,《庐山图》大致成形。为了满足广大爱好者的要求,《庐山图》将和和其他50余件作品,在歷史博物馆1月20开幕的《张大千书画展》上一起亮相。于是先送歷史博物馆装裱,然后展出,展出结束后,再运回「摩耶精舍」润色加工。

由于过度辛劳,张大千于3月8日心臟病突发,送荣总医院急诊,3月12日一度心跳停止,经抢救后陷入昏迷状态,捱到4月2日清晨8时15分,医生宣告回天乏术,一代大师,骑鹤西往!

所以至今「摩耶精舍」所有挂钟的指针,皆停留在「08:15」上。

【未完待续】

来稿请寄:yan.chang@chinatimes.com.tw
来稿请寄:[email protected]
#张大千 #蒋孝勇 #蒋中正 #摩耶精舍 #蒋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