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歷尽1年8个月呕心沥血的劳作,无奈地搁下了这幅没有完成的《庐山图》。
在《庐山图》苍峦迭翠的山巅上方留白处,题有两首七律:「从君侧看与横看,迭壑层峦杳霭间,彷佛坡仙开口笑,汝真胸次有庐山。远公已远无莲社,陶令肩舆去不还,待洗瘴烟横未尽,过溪亭坐我看山。」但炼句欠精,诗尽处也未见落款和钤印,也许是大千拟留待以后润色时再加修正。在该图尾段的左上角,有一片天地悠悠的空白,大师原本计划画鄱阳湖的,不幸天公妒才,留下一串省略号──给后人无限的悬念和畅想。
据台北故宫博物院书画处处长刘芳如女士的文章介绍:「其实,张大千的《庐山诗》总共写了3首,题在画上的两首,与原稿仅有一字之差,即「坡仙」本来作「坡翁」。另外还有一首,内容为:「题画庐山幛子,予故未尝游兹山也。不师董巨不荆关,泼墨翻盆自笑顽;欲起坡翁横侧看,信知胸次有庐山。」
72年(1983)1月,大千将这3首诗,分别用两纸书写,交与好友乐恕人、忒谦地,央其代为修改。3首《庐山诗》后来辗转归周劢夫(1929-2011)所有,他又请李猷(1915-1997)在诗后题上跋语:「平生不识庐山面,却与庐山梦寐通;艰苦图成心血尽,已无余力署爰翁。看尽名山歷九州,等閒残稿幸能留;延津剑合知何日,似此球琳不易求。」并且将两纸合裱成单片的上下幅,故宫秦孝仪(1921-2007)院长获悉此事,乃从劢夫手中购得,让诗与画得以珠联璧合,同为故宫典藏……细读《庐山诗》后面画家的自题和李猷的跋语,无疑更加印证,儘管大千未曾迹履庐山,暮年却能迸发超强的魄力,一任彩墨随兴泼洒,笔端妙造新境,缔造前所未见的胜景,实可谓堪与真境梦寐相合。
《庐山图》里,一度曾画入两名古装人物,援以象徵东晋隐居在庐山东林寺的高僧惠远(334-416)与来访的名士陶渊明(365-427),后来竟被大千以山石覆盖掉,人问为何?他的回答就如同题《庐山图》诗中所指,两公今日俱已不復得见,惟有留待有朝一日亲自登临,才能效法古人,在过溪亭边饱游卧看庐山之美了!」
可惜斯画未竟,高士远去,呜呼哀哉,长襟沾泪!
据当年何浩天老馆长见告,大千逝世后,他和张群、秦孝仪3人先来到「摩耶精舍」,在小会客厅里,张群悲切地说:「大千不该走在我前头,他太劳累了。我俩说好谁先走,由后走的人来主送」 接着他喊来葆罗,问家里有多少现钱?葆罗打开记事册,这是一本大千预收润金的本子,上面预收了不少润金,但画未成,恐还是负数。他又去问了徐雯波,回来禀报:「家中只有十来万台币的现金。」
张群对葆罗说:「我已问过殡葬社,大千的葬仪费用大概需100多万,不够的钱我出了。」
张大千花钱如流水,寅吃卯粮,家中无隔宿之粮是常有的事。据黄天才说:「大千好像明天就要死了,手中有钱,今天就要花完。」由此我又想起一件事,张大千过世那年,民间流传他的遗嘱,说分16份给家属。那年正好我姨妈张心毓来上海,我陪她去见谢稚柳先生,她问:「谢叔叔,外面在传说我爸爸的遗产……」没等她说完,谢稚柳就回答:「他怎么会有钱啊,他是一个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的人,他不欠别人钱已经不错了。」
谢稚柳毕竟是张大千的老兄弟,知道张大千的个性,记事册记录预收的定金,都是反欠别人的,幸好前来求画的人都是生前友好,没人催讨,都说作为送先生的赙仪。
按照张大千的名望,治丧委员会的主任应该由时任总统严家淦担任,但张群对严家淦说:「当初我和大千有约定,谁先走,由后走的人来主送,所以张大千的治丧委员会的主任由我担任了。」
大殓过后,收到的礼金有盈余,葆罗要将余款钱还给张群。张群说:「哪有这个道理,这钱就用作出版纪念册吧!」所以我们至今看到的《张大千先生哀荣录》,就是用那笔钱出版的。3年前我去台北牯岭街一家旧书店,见有此书在卖,一问书价,店主竟狮子大开口,阮囊羞涩如我,当然没买。
大殓过后,关于《庐山图》的归属问题被提上了日程,李海天君子胸怀,深知此图的重大意义,虽已付了可观定金,但不曾诉求约定,答应此图仍归张氏家属保存,期间还多次展出。张群在其中斡旋,认为这是张大千最后遗作,也是他一生中最恢宏的作品,视为国宝,以故宫博物院永久收藏为宜,对此李、张两家均无异议。
1993年4月1日,在张大千逝世10周年前夕,故宫博物院举行了《庐山图》的受赠典礼,参加者有:张学良赵一荻夫妇、徐雯波、张葆罗、张群令嗣张继正杜芬夫妇、王新衡夫人寿幼兰、李海天、郭小庄……时任院长秦孝仪先生在致词中说:「张大千逝世时,张岳公(张群)裁定此一大千先生最后力作,必须归藏故宫,而张府和原来创意请求张大千先生经营这一巨幅力作的李海天先生,都毫不踌躇的慨然允诺,让这一巨幅伟构,在10年之后,也就是张岳公升天将近3年的此刻,终于归藏故宫。」并当场颁发嘉奖状给徐雯波、张葆萝、李海天3位。」
《庐山图》经过张大千1年7个月的辛勤劳作,以及后人10年的权衡定夺,终于得到完美的归宿,然而唏嘘的是,人亡物在,张大千和张群两位老人没有看到这个结局。
【未完待续】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