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是地方选举,随着中间选民在选票结构中占比愈来愈高,近年竞选主轴也从诉诸政党忠诚,逐渐转往以政策吸引选民。政治是眾人之事,政府理应是在充分了解国家的潜力和挑战后,广纳社会各阶层意见,以人民的最大福祉为依归擘划政策。然而台湾反而是政府主动影响人民,先射箭再画靶,抛出既定政策后再去塑造「民意」,民进党政府去年底针对四大公投铺天盖地的「说明」,便是最佳写照。

坐享行政资源的民进党,近年已出现卡特尔化的迹象,透过巨大的媒体影响力,扭曲民意来支持自己的政策、攻击质疑的声音。若执政党的政策永远正确,入主出奴似乎也无伤大雅,但吊诡的是,在民主政治的运作中,最能确保决策品质的方法就是广开言路,美国政治学者道尔(Dahl)就认为,唯有在决策过程中平等纳入社会各界的声音,才能避免民主沦为特定团体谋求私利的工具。

执政党选择性的资讯披露,引导民眾成为政策的辩护者,但人民却浑然不知某些号称最符合大眾利益的政策,却往往不是以全民为核心考量制定出来的,而当有政党愿意跳脱本位主义的桎梏,虚心去理解社会各方,试着描绘出真正符合最多民眾利益的未来,却反而被贴上「没有中心思想」的标籤。

民眾党长期承受缺乏中心思想的批评,但我们确实有着中心思想,就是以台湾的整体利益为出发点,制定出符合人民最大福祉的政策,这个初衷从未改变,也正是因为坚守这个核心价值,即便外界冷嘲热讽,多年来我们仍坚持与每一位民眾对话,了解每个人对未来的想像,就是为了找出一个能让大家衷心期待、全心付出,并且能平等受益的国家走向。而现在,经过长年的深思熟虑,民眾党已经做好准备,要在3月12日开始的华山论坛上,向台湾展示一张跳脱政党恶斗、真正符合全民福祉的未来蓝图。

台湾社会组成多元,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国,对内要回应各方民意以及价值变迁,对外则要敏锐观察国际情势,把握提升影响力的契机,在这样的处境下,政府必须具备灵活应变的能力,适时调整政策走向,而不是在局势出现变化之际,仍旧一意孤行,甚至利用舆论重塑「民意」来掩饰自身的决策失误。作为人民与政府间桥梁的政党,则必须承担起促进沟通的职责,愿意接受不同意见的政党,才能融合各界期望,制定出最周全的政策,也才能引领社会走向包容。

民眾党绝非毫无中心理念,相反的,正是因为我们有着坚实的核心价值,才不愿在缺乏对民意充分理解下,鲁莽地将粗制滥造的谎言塞给台湾人民,3月12日开始的华山论坛,不仅是民眾党展现中心思想的时刻,更是倾听民意旅程的崭新一站,我们相信民眾才是国家的主人,政策不该是由上往下的灌输,而是由下往上的凝聚。诚挚邀请正在阅读本文的您参加华山论坛,不论是在高雄、台中或台北,请来听听民眾党的政策理念,也让我们有机会了解您的意见,透过审议式民主,一起打造共容、共融、共荣的台湾。(作者为民眾党副秘书长)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民眾党 #华山论坛 #中心思想 #政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