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台湾发动台式文革之后,一群无聊到没事找事干的绿营女立委们,也开始学大陆红卫兵,要「破四旧、立四新」,到处找「反革命」材料;任何有歧视女性之嫌的文字用语,都必须革除!
他们先是要求教育部删除「外公、外婆」的称呼,说是这样分内外,有歧视女性之嫌;如今又找到新的花样了!连中文里通用了数百年的「处女」、「处女膜」都得禁止使用。
不知过去的古文典籍里涉及到疑似男女不平等的字眼,都要一概删除不成?古时鑑定是否处女的「贞节牌坊」、「不事二夫」、「守宫砂」、「破处」等字眼,是否一律得从字典、古典中删除?
如果这些名词对女性不尊重,那么针对男性使用的名词如「在室男」、「童男」之类的,是否也有性别歧视之嫌,也应该一併删除? 尤其现在又有大批「中性」人类出现,这些名词已经失去其适用性,是否也该全部禁止使用?
欧美国家多数已经没有处女情结,到了18岁成年依然保持处女之身的女孩还会被同侪讥笑,但是他们社会已经使用了千年的许多字眼,虽然涉及男女有别的字眼,不是依然继续沿用? 他们怎么就不会有所谓的性别歧视问题要求停用或删除?
没错,过去有些专为男性设计的名称如:Chairman(主席),已经改为Chairperson; 把man 改成 person也仅止于更适合对女性主席的尊称而已,并不需将chairman这个字取消或作废。
又譬如说,星象中的「处女座」英文是Virgo,就是从Virgin(处女)这个字延伸而来的。 如果民进党立委无聊到要废除「处女」这个有歧视女性之嫌的名词,那么是否也要要求联合国废止英文的Virgin这个字及Virgo这个千年星座名?
许多欧美国家的企业,还真喜欢用Virgin这个字,像维珍航空公司(Virgin Airlines),以及台湾企业最爱注册登记的海外空壳公司——「维京群岛 (Virgin Island)」,不都还是继续使用?
如果心中没有处女情结,又岂会在乎这个名词背后是否藏有男女不平等的密码?如果这个社会真能做到男女平等,还会在乎一些名词是否「政治正确」?
我问我「内人」,不,我「爱人」,有何词句可以替代「处女膜」这三个字?她提出一个十分睿智的替代名词 ——「保护膜」或「保鲜膜」,令我讚嘆不已!
的确,与其使用拗口难懂的医学名词,将那玩意儿正名为「保护膜」或「保鲜膜」三个字,既中性又环保,又跟得上时代,不妨请绿营立委明令教育部即刻公布实行之!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