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至14日「我们的海洋大会」 (Our Ocean Conference) 第7届会议在位于西太平洋的岛国帛琉(Palau)(又译为「帕劳」)召开,会议由帛琉和美国共同举办,共有70多个国家和100多个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和私人行业的700多名代表参会。

帛琉是台湾的邦交国,和中国没有外交关系。以往几届的「海洋大会」中国都派官员出席,这次却没有派代表出席,台湾派代表团参加了此次大会。环保署长张子敬作为「总统特使」在大会的「应对海洋污染」主题场次中发表了专题演讲。

作为一个海岛, 台湾参加「我们的海洋大会」具有积极意义。通过与会,台湾让世界了解其保护海洋环境所取得的成就,减少海洋污染所採取的举措, 进一步保护海洋的项目投资承诺,这些都是值得肯定和讚扬的。通过与会, 台湾在国际舞台上增加了曝光度,展现了台湾的环保理念和负责任形象,增加了台湾保护地球、保护海洋、保护环境的参与感和台湾人民的自豪感。

不过蔡政府似乎对台湾代表参与大会的名义和头衔更为重视。外交部宣称这是「我们第一次以台湾的名义,用我们的环保署署长的正式官衔」出席大会,是台湾参与国际活动的「一大提升」,是「重大涉外突破」。説台湾参加此次海洋大会属于重大「外交突破」,实属有些夸大。

早在3月16日就有媒体报导,美国强烈建议台湾参加海洋大会要保持「低调」,避免在会场和官方名册上使用「正式国名及国旗等主权象徵符号」。美方上述立场是透过台驻美代表处以机密电文传回台湾的。然而却不知何故,「机密」却遭到了「泄露」,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在台湾媒体上得到曝光。美方的「建议」在美国政府的官网上找不到,也未见美国媒体有过相关报导,颇有些扑朔迷離,真假难辨。

不管是不是由于来自美国「低调」的 压力,还是台湾方面有意而为之,从实际结果来看,台湾从其参会的名称来説,的确是「去中国化」的又一次实践。

台湾与帛琉有外交关系,在帛琉设有 「中华民国驻帛琉共和国大使馆」 。从逻辑上讲,「环境保护署」是「中华民国」的行政机构。参加大会的环保署署长张子敬其所属国家应该是「中华民国」。然而在大会的官方网页上,介绍张子敬的文字是「环境保护署署长,台湾」。台湾受邀参加在邦交国召开的国际会议,没有冠冕堂皇地使用自己的「国名」, 而是採用「台湾」这一地域名称来替代「中华民国」的国家名称,这应该是台当局的自我选择。

台当局选择了「台湾」而放弃了「中华民国」的另一个看点是大会网页上张子敬个人简介的变化。在大会召开之前,张的简介提到他自2019年起担任「中华民国(台湾)环保署长」(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ministration (EPA)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aiwan) )。但自从4月13日大会开始后,大会网页上张的简介突然变成了「台湾环保署长」(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ministration (EPA) ,Taiwan )。Republic of China的文字骤然不见了。 在大会会议途中修改代表所属国家的名称实属罕见,颇不寻常。如果没有得到台湾方面的首肯,大会举办方是不敢随意修改网页相关内容的。

美国现任总统拜登和前任总统欧巴马都受邀出席此次大会。虽然他们没有亲自出席,却都事先录制了发言录像,在会议上得以播放。他们的头像、官衔和简介都登在大会的官网上。蔡英文也是大会的受邀嘉宾, 既然不能亲歷亲为参加大会,为何不学美国总统的样子,事先录制发言呢?如果那样的话,蔡英文的头像也会登在大会的网页上,就有机会和美国总统「平起平坐」了。这样的「外交突破」为什么蔡政府不敢做呢?

美国前国务卿约翰·凯瑞(John Kerry)和台湾的张子敬都是作为「总统特使」参加的会议。凯瑞在大会的网页上注明是「总统特使」(Special Presidential Envoy)。为什么张子敬在大会网页上只注明是「环保署长」,而未标明是「总统特使」呢?这样的「外交突破」为什么蔡政府不敢做呢?

在大陆代表缺席的情况下,台湾参加了「我们的海洋大会」。虽然此次大会是国际会议,但代表资格并没有是主权国家的要求。会议的主题是围绕海洋的保护,政治敏感性不强。台湾代表这次以「台湾」的名义出席了此次大会,将此説成是重大的「外交突破」显得有些自吹自擂、自我陶醉了。

全面的「去中国化」是台湾民进党的基本政策。通过文字操弄来为台湾「正名」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嚐试了。

一年多以前,台湾打破了驻非邦交国机构使用「台北代表处」名称的惯例,在立陶宛设立了「台湾代表处」。此举引起中国政府的强烈反应,中立外交关系受到严重伤害,台湾并未从中实际收益,反而为「台北」改成「台湾」一字之差付出了「一字千金」的代价。

在驻立陶宛代表处的名称上,台当局舍弃了「台北」而取用了「台湾」。在这次有邦交关系所在国举行的国际会议上,台当局舍弃了「中华民国」的名称而又一次取用了「台湾」,足见民进党锲而不舍,对「去中国化」的孜孜追求,完全没有了台湾以前被称作「台湾」而耿耿于怀,觉得受到「矮化」的不满了。

不过中国大陆对台湾的「名称游戏」已有警觉。中国外交部发言人4月13日回答相关问题时指出:中方不承认所谓的「台湾总统特使」,民进党是「台独」分裂势力,在国际上 制造「两个中国」,搞所谓「外交突破」的图谋终将失败。

对「台独」的「零容忍」使得大陆对台湾参加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使用的名称极为敏感。使用的名称让台湾觉得有尊严而大陆也觉得没有主权方面的含义而得以接受或不加反对,需要两岸沟通协商。(作者为多伦多圣力嘉学院兼职教师)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台湾 #我们的海洋大会 #帛琉 #外交突破 #中华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