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我本准备从台北职场退休,没想到因为阴错阳差,被总公司外派美国分公司两年,打乱了我原先的退休计画。

去年4月返美临行前,遇到美国新冠肺炎疫情正值高峰,台湾的疫苗又十分短缺,因此许多有办法的台湾人,纷纷组团到美国施打免费疫苗。我拖到去年7月初依然等不到疫苗,决定鼓起勇气前往美国分公司履新,趁机打好2剂新冠疫苗。

出发前,依照航空公司规定,必须在48小时前做好PCR检测。我到北市某家市立医院花了台币3500元(约110元美金)做了检测。这昂贵的费用,大概会名列全球前几名吧?

我心情忐忑地上了飞机,见到全机乘客几乎都是如临大敌、全副武装,彼此带着警戒的眼光,别有一番滋味。经过十多小时的飞行,到达洛杉矶机场。没想到海关人员连检测报告都懒得看就让我们入境,也无需做任何检测,也没提醒我们要居家隔离,似乎入境后自己看着办就行。

我乖乖在家自主隔离了7天后,才出门到分公司报到。感觉上,美国的防疫规范,要比台湾松散许多,也不硬性规定居民如何过日子,只是要求民眾赶紧去打免费疫苗,提升集体免疫力。儘管许多美国人对川普颇有微词,但是他真的做到所谓的「超前部署」,帮美国人最早预定到数亿剂的疫苗,而且又都由政府出资购买,没让纳税人再掏钱买疫苗或口罩。

到了今年6月,我的驻外合约满一年。离开台湾一整年,免不了会怀念故乡的亲友与美食,于是决定冒着疫情风险回台休假。

依照航空公司规定:旅客登机前要提供48小时以内的PCR阴性检测证明。为了能保证及时拿到证明书,我特地找了两家诊所进行检测,如果一家未能在48小时内提供证明,另一家就能做为候补。幸好这两家都是免费,而且都能在24小时内完成报告。临行前及时拿到两张都是阴性证明的报告,总算松一口气。

真正的挑战,是面对台湾卫福部对入境旅客所要求的种种防疫规定,几乎每天在变,让人无所适从。譬如说,是否入境后一律都要搭乘防疫计程车?是否全部都得住防疫旅馆?先后要住几天?夫妻两人是否要分开住?如果同住一屋,如果只有一个卫生间,是否可以接受?入境后,还要做几次核酸检测?听说有旅客因为鼻孔被捅了太多次而流血不止,令人错愕。

回台前,我花了许多时间到处问人,尤其是已经回台的一些朋友,多瞭解一下他们的经验。有一位朋友今年4月中回台时,需要隔离检疫10+7,共17天。她因为母亲病危而赶回台湾,结果因为在防疫旅馆隔离太久,连母亲最后一面都没能见到。

另一位朋友,比这位朋友晚回台一个月,隔离期间就缩短为7+7,少了3天。但实际上是8+7,因为第一天即令抵台时间是清晨5点,也不能算是一天。更令人无法理解的是,境内本土感染人数每天7、8万人,却只要隔离3+4天,而入境旅客的感染人数才不足百人,却要隔离7+7天,让人怀疑卫福部是否根本无视基本的比例原则?

登机前两天,收到了航空公司打来的电话与邮件,提醒我们要先上线完成报到手续,并向柜台提供PCR检测报告;登机前24小时,又发简讯提醒旅客上网登录卫福部的「入境检疫系统」,提供卫福部个人的班机护照资料、联络电话、在台居住地址等,必须保证符合「一人一户」的规定,否则处以罚锾。到了机场,又得在机场柜台,再填写一份书面报告,签名保证自己提供的检测报告及个人资料都是正确的。这样才完成了所有的报到手续、登机入座。我还发现,在美国海关办理出境、检查行李时,所有的海关工作人员都没人戴口罩!

在机上漫长的15小时,辗转反侧、难以入眠。飞机在桃园机场甫降落,一打开手机,立刻收到一则简讯,提醒旅客儘快上卫福部官网填写《入境居家隔离申报凭证》及《入境健康声明及居家检疫通知书》,这样便能减少入境所需时间。我心里在想,那些没有手机或不懂的如何用手机上网的老人家,如果没有人陪同,如何完成这一系列的填表工作?

入境以后,先经过卫福部所设立的防疫站,凭着这两份网上填写过的申报书,领取唾液检测空罐,然后再到海关办理入境。领了行李走到了机场外,入境旅客已经排了一条人龙,准备接受唾液检测。工作人员全副武装,在湿热的户外引导旅客接受检验,实在是件苦差事。 缴交测试罐子后,再排队去搭乘卫福部所成立的「防疫计程车」车队。依照规定,所有同时入境约数百旅客,都必须得搭乘防疫计程车。到台北的车资,个人自付1000元台币,其余多出来的部分,则由政府出资补贴,大约500元左右。

坐在从桃园往台北市开的计程车上,一进入双北市,映入眼帘的是窗外30年不变的街景、40年以上老旧公寓到处林立、五顏六色铁皮屋顶比比皆是,内心感触良多。当父母还健在的时候,每次回台湾,坐在中山高的车上,心中总是充满了期待,迫切地希望能儘快看到双亲、嚐嚐母亲已经准备好的家常菜。回家的感觉,真好!

此次从入境到出境前后花了近2小时。然后依照规定达乘防疫计程车到台北,居家隔离7+7天。 到家休息没多久,就接到里干事打来的第一通电话。他除了提醒我们绝对不能踏出房门一步、否则有可能被重罚之外,更要求我们手机不离身,随时都要接他打来的电话。他更进一步求我们,从家门口往内拍摄的照片以及从屋内往门口拍摄的照片,先传给他。我们不清楚他的目的为何,但是几个小时后,就知道他的动机了。

从这里就可以知道,台湾的户政做的多好!人一入境,立刻无时无刻不在政府的掌握及监控(或曰美其名为「关怀」)之中。

在我的记忆里,具有有如此严密监控能力的政府,应该只有共产及极权国家才有! 20年前我被公司派驻上海时,就曾经有过如此亲身体会。

由于台美两地时差,我到了晚上8点多实在是支撑不住,就上床睡觉了。临睡前我习惯地把手机拿去充电,顺便把手机关了,免得好不容易睡着了被手机的种种讯息铃声给吵醒了。 结果我因为这个睡觉关手机的习惯,给自己惹了不少麻烦。

我睡到半夜12点,突然楼下有人狂按大门电铃。我太太起身去应门,结果是一个分局警员到了门口,他说他打了几次电话给我,我都没接,所以他亲自来查证我是否依照防疫规定,自主在家隔离。 这时候,他依照里干事提供的照片,打量我们住地方,是否真的与向里干事所提供的照片互相吻合而非谎报。我太太将我从睡梦中叫醒,迷迷糊糊地回应了警察询问我的身分证号码、姓名、驾照等,出示身份证后,他确定了我的身分,便礼貌地表示打扰了。但临走前再提醒我,绝对不能再关机了,要24小时随时接收查询电话。

我心想,过去IT部长唐凤所建置的「社交距离APP」,不就是可以透过手机号码追踪每个人曾经走过的足迹? 不然乾脆给每个入境者脚上都套上个电子脚镣,不就可以随时监控此人的活动范围? 而我们这世代的人,都已经过了半夜跑趴的年纪,外加倒时差不易,到了晚上,除了早早就寝,还能跑哪里去蹓跶? 政府要监控(关怀)的对象,应该要选择较为年轻的族群吧?

警察走后,太太开我玩笑说,幸好没有「第三者」在场,否则被警察活逮,100万钞票就这么飞了!

我将此事告知一位朋友,他认为卫福部这种使用「电子围篱」方式来监督私人行踪,其实有假防疫之名侵犯个人隐私,恐有违宪之嫌。如果传到欧美国家的主流媒体,台湾在人权方面的排名,恐怕会变成与对岸政府50步与100步之差吧?

「坐监」期间,最大的安慰,就是能体会到家乡浓厚的人情味。才刚回到家没多久,好朋友就送来足够吃一周的食物摆在我家门口,包括各种口味的粽子、烧鸡、滷牛肉、蔬菜、水果、麵包等,外加一大盒鸡蛋,连米都给了一小包。隽永的友情,就像陈年纯酿,让人无比沈醉。 友情、亲情,大概就是海外游子对家乡永恒的牵挂,永远无法割舍。

唾液检测结果第二天就出来了,收到短讯通知:是阴性。还有漫长的7天,幸好夫妻可以同住一屋,还有可以说话的对象,很难想像如果一个人孤单地住在防疫旅馆,会有多寂寞,跟关在牢房里有何区别?

这次返台回家的感觉,完全没有早·年的兴奋与期待感; 如今迎接你的,不但没有有父母兄弟的拥抱与一桌的美食,连海关及卫福部都让你感到冷冰冰,似乎你回来的不是时候。 问过许多先后从美国回台的朋友,虽然美国已经开始恢復正常生活,一般人也都打完三四剂疫苗后取下口罩,但是台湾当局依然把美国回来的侨民当成重疫区回来的带菌者,严加监管半个月,每天发短讯来查询你的身体状况。隔离结束前快筛检测呈现阴性,才能放你自由出门。

经过7天的居家隔离,好不容易结束了,自己在家做的快筛也呈现阴性,总算可以对卫福部及里干事交差了。未来七天自主健康管理,依照规定尽可能避免达成公共交通工具,无法与老友聚餐,只能出门买菜与办事。

这次回台让人不禁感嘆:家乡景物依旧,但人物已全非;父母已经不再了,再也没有「回家」的感觉。如今疫情肆虐,回家的路,变得更加遥远、更加艰辛。(作者为自由撰稿者)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卫福部 #入境 #美国 #到了 #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