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经中华民国退出联合国的风雨飘摇70年代,「小欣欣豆浆店」的一场早餐会开创了台湾半导体产业的长程规划,凝聚了经济部长孙运璇、交通部长高玉树、王兆振、康宝煌、费骅、方贤齐及潘文渊这七个人的梦想,透过大家齐心努力一棒接一棒的传承,到今日成就了全球第一的护国神山产业群聚,建构了坚实的硅盾防卫台湾安全。这样振奋人心的国家长程规划专案,也是台湾这几十年来的最后一件,浅碟文化、浅碟政治、浅碟经济已经成为大部分台湾政治人物内心的主流价值。
以台积电为核心拓展出来的新竹科学园区模式,整合了区域研发资源,促进产业环境发展;高附加价值的半导体产业,已带来显着与关键性的贡献,为新竹带来庞大的商机与工作机会,大量涌进的人口,带动食衣住行的生活需求。
新竹的产业发展在科学园区的带动下,只要没有重大的决策错误,在全球对于半导体的刚性需求持续提升的氛围下,一定是会顺风顺水的发展;但是,在科技的不断进步中,应该要思考产业创新的下一步,具体上要怎么做才能持续站在制高点。其实可以从目前全球前10大市值企业的排名趋势,大概可以了解从半导体迈向数据加值应用产业,将可获得最大的利基点。
目前台湾有一位非常特殊的「政坛明日之星」,拥有全球顶尖名校光环的硕博士学位,经过了国家级法人单位基层到管理阶层的歷练,具备科技产业的实务创业经验,并获得「跨国企业CEO」的认同而收购其公司,以及「跨国企业CEO」的强力魔鬼特训,最终进入政坛并获奖无数。此外,「政坛明日之星」所擅长的专业为「人工智慧」、「资安科技」、「大数据分析」、「网路行动软体运算」,其专业背景基础与未来新竹的产业创新调性十分符合。
对于以科技发展为主的新竹市而言,担任市长工作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充分理解科技发展并说服市民,如何让科技与城市发展的脉动贴合。对于广大的市民来说,如果市长没办法让市民理解科技发展与城市息息相关,或者最差劲的是一点都不知道科技产业到底是在新竹市做什么,市民很快就会产生严重疏离感而没办法再待下去;当然如果这时候多办一些类似放烟火的多彩多姿活动,是可以很有效的转移焦点,让市民暂时不用去思考长久的城市发展,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拥有实务创业经验的新竹市长,才能够对于产业创新的创业者,了解其最急迫的需求,从法令政策面、执行面全方位的细节进行协助;毕竟因为现代科技的进步,传统商业模式的框架不断被突破,从线型经济到循环经济,从商品买卖到共享经济,为了城市的整体发展,进步的城市脚步不能暂缓,科技思维领导才是科技城市的根本。
从另一个面向而言,「政坛明日之星」算是「跨国企业CEO」所训练的嫡系人马,支持「政坛明日之星」也算是对于「跨国企业CEO」长期对科技产业创新发展的认同,也许是促成「跨国企业CEO」重返中华民国派的关键契机。
(作者鄞楷谦为民眾党副秘书长、陈立基为工业技术研究院工会理事)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