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澎湃新闻》报导,这项研究新发现是由香港大学管轶教授课题组与广西医科大学胡艳玲课题组合作而成,研究结果已在论文预印网站bioRxiv上发布。
在2月7日大陆华南农业大学曾发布消息称,华南农业大学、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教授沈永义、肖立华等科研人员,共同研究新型冠状病毒潜在中间宿主溯源上取得突破,当时便提出穿山甲为新型冠状病毒的潜在中间宿主。
而这次管轶课题组在新发表的论文中,再为此一理论提出更强的证据。该团队这篇题为《中国南部马来半岛穿山甲中2019-nCoV相关冠状病毒的鉴定》的论文指出,在儘管蝙蝠可能是2019-nCoV的宿主,但任何促进向人类转移的中间宿主的身份都是未知的。
论文表示,此次研究科研团队从大陆南部缉私行动中缴获的穿山甲中分离出了新冠病毒。鉴定结果表明,元基因组测序鉴定出穿山甲相关冠状病毒,属于2019-nCoV相关冠状病毒的两个亚系,其中一个在受体结合区与2019-nCoV高度相似。
该研究表明,通过分析穿山甲冠状病毒多个谱系的发现及其与2019-nCoV的相似性,所以应将穿山甲视为这种新型人类病毒的可能中间宿主,并建议应将穿山甲从潮湿的市场上移除,以防止人畜共患病传播。
报导说,大陆国务院科技部亦对媒体表示,华南农业大学团队研究提出穿山甲可能是新冠病毒的中间宿主之一,科技部正组织有关科研团队进行论证,对新冠病毒从穿山甲到人的传播方面也在进一步加紧研究。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