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备受关注,4月24日是「中国航太日」,中方宣布,行星探测任务命名为「天问(Tianwen)系列」,而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则命名为「天问一号」,后续行星任务将依次编号。
据《人民日报》报导,这名称源自屈原长诗《天问》,表达了中华民族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体现了对自然和宇宙空间探索的文化传承,寓意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
综合外电报导,儘管新冠肺炎衝击,但中方的火星任务很可能还是会按照计画,在今年7月发射。去年12月长征5号火箭成功返回地球,对中方的火星任务是好消息,因为它将参与发射任务。
今年1月时,中方成功测试了发动机,而火星任务车也进行了太空环境测试。儘管官方并未发表评论,但从种种迹象看来,中方的火星应该正按计画进行。这是大陆最富雄心的计画,要是成功,不仅能和美国并驾齐驱,更能让国家的相关技术脱胎换骨。
探险家太空控股公司(Voyager Space Holdings)执行长泰勒(Dylan Taylor)说,至今中方的火星任务是最复杂的,它结合了轨道载具,登陆载具和火星探测车,要是他们成功,无疑将使中方太空计画名列前茅。
研究显示,火星是距地球最近的类地行星,探索火星有助于人类瞭解地球。世界主要航太国家纷纷致力于火星探测,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和前苏联就开始进行火星探测活动。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