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力党主席徐永明等人今日于时力党部召开记者会表示,文化部日前偷偷挹注58亿给公视,要成立国际影音平台,等到被发现,并遭质疑是想做民进党政府「大外宣」,引发譁然后,又偷偷撤案。民进党现在是「只要我喜欢,什么都可以?」连公广媒体都要变政府媒体?民进党是想把公视当成英国BBC?还是要当中国央视?
今日除徐永明外,包括媒体改造学社代表周宇修、时力立院党团副主任白卿芬、时力智库执行长李兆立等人皆到场出席。
徐永明表示,立法院教文委员会应该针对此事,要求文化部专案报告。未来公广集团规划的方向,民进党应该讲明白。否则过去台湾共同努力阻挡的「党政军介入媒体」,如果又有党派介入,岂不是白忙一场。
周宇修指出,公视并不是政府媒体,不是要帮政府做擦脂抹粉的工作。外国的公共媒体,并不受国家掌控,而是独立运作。若公共媒体认为政府施政应该检讨跟监督时,是可以用资源来做中立理性的检讨。像英国的BBC频道即是如此。政府不应该仗着有出钱,就要求公视去做政府想要的事情。
周宇修说,对于公视来说,本来每年预算大概只有10亿左右,如果一下子拿了58亿这么多预算,是否代表要去做交办的任务,原本的本业都不用做了?如果真的要做,不如先修法《公共媒体法》,再来做资源的分配,但无论如何,都要坚守公视的独立自主性。
白卿芬表示,国外会来看你的频道,是因为你以国际的观点来看,而不是要来看你民进党有多好、蔡英文总统有多好。BBC宣传的是英国的文化,而不是英国的政府。
白卿芬指出,BBC利用电视税,所以较不需要担心财源问题。但公视长期受困没有稳定财源,但政府从未思考这个问题。许多国家的公广集团都负有媒体技术提升的功用,比方说日本也是由NHK率先推出8K电视。
徐永明说,当政府想做时,就给公视58亿,不想做的时候就收回去,这些举动都在伤害公视。未来是不是任何一个政党执政,都会利用权力去左右公视?我们现在的电视台已不缺蓝绿,请给公视一个国际化的方向。
徐永明也提出5大诉求:1.公视不是政府媒体;2.国际频道欠缺具体规划;3.公视大幅转型要有依据;4.资源挹注在地传播服务;5. 优先通过《公共媒体法》。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