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光文教基金会今举行第六届「环保学术硕博士论文奖助」、第二阶段颁奖典礼暨论文发表会,计有1位博士、16位硕士获奖,博士每人颁给7万元、硕士4万元,加上第一阶段已颁发的奖助金1万元,博士每人获得奖助金为8万元,硕士5万元,第六届颁赠17位硕博士奖助金共计90万元。
日月光环保硕博士论文奖助第六届第一阶段颁奖,因应新冠肺炎防疫取消,并将奖助金于今年2月21日直接匯入获奖同学帐户中,现今疫情稍缓,日月光文教基金会在今日举办第二阶段颁奖暨论文发表会。
日月光文教基金会董事长曾元一致词时表示,环保是非常专业且深奥的领域,大家在此领域交流非常重要,日月光文教基金会非常重视环境领域为社会贡献,未来我们也将成立日月光环保永续基金会,在环保研究领域能给予更多的协助。
本届日月光环保学术硕、博士论文奖助得奖论文,内容相当卓越,例如台大环工所博士刘乃绫,针对废水处理,以提高电容去离子之电极提升脱盐效果,在两种不同废液测试取得改善,得以优化废水处理效率等。
高医大生物医学暨环境生物系李秉衡,研究高雄那玛夏在经过八八风灾后,萤火虫类黑翅萤,应用环拍机来侦测记录光点与环境因子等,分析遗传结构、分布地区,以减少光害对黑翅萤的伤害,及进行復育环境条件判断可适性。
其他硕士论文,像台大环工所硕士张翊群,相较传统的「哈伯法」使人类得以生产人工氨氮制作肥料,大幅提高粮食生产;若改使用光触媒生产,同时还能降低温室气体与废水排放,同时解决环境与能源问题。
台大硕士刘尚庚以台北市人口密集都会区为范例,规划出永续城市必须系统,以因应各种气候变迁之衝击。屏东科技大硕士黄柏勋利用透水混凝土相对传统道路使用不透水混凝土之优点,计算并实测面临降雨量、抗压强度、透水系数、孔隙率,且实作寻求减少作业时数。成大硕士曹钧分析1980年至2017年间台湾七个南部集水区,不同参数推动下对于水资源流量的最佳控管方式
。
本届获奖的博士为臺湾大学刘乃绫;硕士包括臺台湾大学陈凯婷、沈如妍、刘尚庚、张翊群、洪恺钧,中兴大学高安,成功大学曹钧、赖奕丞、赖磬萱、王佩馨、卢宜均、陈欣雨,东华大学张智尧,屏东科技大黄柏勋,高雄医学大李秉衡,宜兰大学黄琮翰,计16名。
日月光文教基金会从2014年起举办环保学术硕博士论文奖助,积极培养环保学术人才,採取二阶段审查并分阶段颁奖,博士论文每名共奖助8万元,硕士每名奖助5万元,包括这次第六届在内,已奖助17位博士、76位硕士,发出的奖助学金共计516万元。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