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晚间,就读台南市长荣大学的马来西亚籍女学生于返回宿舍途中遭掳走、性侵杀害,引起民眾公愤,时间再往前,1996年的11月30日,长期推动妇女运动的彭婉如在深夜失踪、3天之后她被发现身中35刀并全裸弃尸,这桩刑案在今年迈入24年,虽然还没找到凶手,也过了法律追诉期,但彭婉如以自己的性命推动妇女保障相关法条,也为台湾性平奠下根基,但多年妇女运动换回的法令,真能保障女性的安全吗?
彭婉如生前致力提升妇女平权,并且担任过多个妇女单位职务,她自觉学识不足,甚至赴纽约大学深造取得硕士学位,却在47岁时遇害,这位民进党妇女部主任,当时搭乘计程车回圆山饭店便失踪,直到12月3日被人发现全身赤裸、全身35处刀伤、左眼珠还被挖走,根据法医鑑定结果显示,彭婉如生前曾极力反抗,仍惨遭毒手,引起全国譁然。
根据《中时新闻网》指出,案发当时,彭婉如是为了「妇女参政四分之一保障条款」搭飞机南下高雄表决,根据不愿具名的党代表曾表示,当时彭婉如被党内戏称是「彭四分之一」,她也自嘲有朝一日会变成「彭二分之一」,凸显她对两性平权的决心,而就在这场表决结束后,彭婉如搭乘计程车回圆山饭店休息,但她却从此消失匿迹,直到隔天在全代会议上,党员们发现彭婉如未现身,立刻报警,警方获报后,在当年12月3日下午,在高雄市鸟松区一处工厂的水果园中发现她的尸体。
凶手惨忍的手段引起舆论共愤,12月10日,彭婉如专案调查小组,在她生前最后身影地点的监视器发现,一辆老旧的计程车在附近徘徊,由于当时的设备未如现今般的先进,加上当时的鑑识技术尚未成熟,警方透过辨识发现车牌上的第一个英文字母为Y,带着模糊的线索追查,事后得知,这位驾驶在案发前1天因涉嫌偷窃及躲避警察自撞。
专案小组1999年时,在新北市石碇区发现1名运将轻生,遗书中提到彭婉如命案相关、甚至是满满的致歉用词,不过经鑑识小组比对,嫌犯的指纹完全不符;另外在2015年,在台北发现另一名驾驶疑似涉嫌,透过DNA比对后仍是不符。
这桩刑案年满24年,虽然还没找到凶手,也过了法律追诉期,但彭婉如用性命推动妇女保障相关法条,在她遇害当年12月,超过1万名台湾留学生和台湾民眾共同催生订定11月30日为「台湾女权日」;延宕2年的《性侵害犯罪防治法》也迅速通过,还有《道路交通管理处罚条例修正草案》,规范小黄驾驶必须定时换照、禁止曾犯下重大刑案或从业期间犯案者任职。
除此之外,台北市社会局在信义分局协助之下,成立「妇女保护中心」,提供24小时妇女保护专线,隔年3月,教育部也成立了「两性平等教育委员会」,也就是性别平等教育委员会的前身,规定学校必须施时两性平权教育课程。
彭婉如命案奠定台湾人在保护妇女和性平等上竖立根基,但是就算有多严谨的法条,在执行上仍有很多缺失可以继续检讨,正如10月底的台南马来西亚籍女大生案,希望无论在任何的时空背景情况下,都可全面检视给予女性更安全的环境,而不是空谈制度的完善,却败在执行面上的缺失。
更多 CTWANT 报导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