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金坤、李雪芬夫妇在八八风灾后,回到台南市大内区接手母亲留下的酪梨园,採用友善环境的自然农法,全草生的自然环境,还放养鸡、鹅来吃虫做生态防治,经过11年时间,园区已经扩张到2.5公顷,光是酪梨种类有30多种,还有可可、洛神、红毛丹等植物,虽然产量不比惯行农法多,但因天然健康,培养出一批死忠顾客,现在女儿杨子贤也回家帮忙,两代一起打拚,希望能种出幸福的果实。
夫妻2人原本计画退休后回到台南,但一场颱风淹没了杨金坤母亲的酪梨树,也带走了阿嬷,让他们决定提前回乡,重新整理果园,希望至少能回復到之前的样子,没想到一头栽入后,做出兴趣来,现在全家都投入,不只守住了阿嬷的酪梨园,规模也翻了好几倍。
杨金坤说,当时母亲栽种的酪梨数量不多,果园就像是她的运动场,每天就是要除除草、整理果树,悉心呵护,也坚持不用农药,因此夫妻俩接手后,依然维持同样做法,还曾经被其他农人笑「太傻」。
原本在北部从事资讯业,从农可说是一窍不通,夫妻俩到处上课,也跟农试所的人员变成好友,学习各种栽培技术,当时果园有蚂蚁、昆虫肆虐,为了不用药,他开始放养鸡、鹅,偶尔喂点玉米当「点心」,其他「要吃自己找」,几年下来族群繁衍,果然成为除虫好帮手,还会下蛋让他们「加菜」。
李雪芬说,果园生态丰富,她至少就看过4种不同的树蛙,其他还有蝉、萤火虫等,有农业团队看上生态,还种蜜源植物、养蜂做研究,去年果园也取得有机认证,连在电信业上班的女儿杨子贤都决定返乡帮忙,未来更计画开放体验游程,把友善农法的好处传递下去。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