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为了顺利成长,必须随时自我调控,增加生存机会。中央研究院农业生物科技研究中心助研究员刘明容研究团队,近期发现植物自我调控基因表现关键,使得植物基因图谱更加完善,未来可望用来破解农作物基因序列里的遗传讯息,进一步了解作物成长如何克服环境不利因素,大幅推进农业生物科技发展。研究成果近期已刊登于国际期刊《基因体研究》(Genome Research)。
植物为因应生长发育所需,体内细胞会启动基因,产生各种蛋白质,在植物体内分别执行不同功能。然而,各种蛋白质的功能最初是被「编码」在 DNA基因片段里,需仰赖细胞里成熟的讯息核糖核酸(mRNAs)携带着基因遗传讯息,经过「转译」(translation)步骤,将基因序列解码,生成相对应的胺基酸,才能组合出不同种类蛋白质。
在这道转译步骤中,若是转译起始点不同,制造出的蛋白质也不一样,接下来也将被送往不同细胞位置,发挥各自作用。刘明容比喻,若将遗传讯息想像成高速公路地图,转译过程就像车子行驶在高速公路,车从哪个匝道进入,相对应的出口匝道也会跟着确定。换言之,转译起始点可以决定遗传讯息解码方式、时间与地点,以及最终合成的蛋白质种类和其功能。
目前科学家已知「遗传密码子AUG」是开启转译过程的常见起始点,但刘明容团队运用创新方法,有系统地分析植物细胞内正在进行转译的核糖核酸,结果发现,阿拉伯芥、番茄等植物的讯息核糖核酸,除了会使用已知的遗传密码子AUG外,也会选择使用不是AUG的遗传密码子开启转译,进而产生新的蛋白质,改变植物的生物功能。这说明植物体内仍有许多尚未被发现的转译起始点。
除此之外,研究还发现,植物对于转译起始点和遗传密码子是有选择性的,而且具有序列偏好。这样的选择性可以帮助植物挑选不一样的转译起始点,产生不同蛋白质与调控基因表现,以因应环境变化。刘明容也表示,本研究可以协助科学家从基因定位角度,提供更完善的基因图谱。
中研院表示,该研究论文:Prevalence of alternative AUG and non-AUG translation initiators and their regulatory effects across plants已在今年9月24日发表。研究团队有刘明容助研究员及第一作者李雅茹研究助理。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