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已连续12年蝉连十大癌症之首,包括艺人猪哥亮、贺一航、李国修等人都是因为大肠癌病逝,一般认为大肠癌与饮食不正常有关,但医师表示,其实还有一个危险因子,太少晒太阳也会增加大肠癌风险,尤其是冬天,但多数人都忽略。
美国加州阳光营养与健康研究中心博士葛兰特在《癌症》期刊(Cancer)发表一篇研究指出,比较美国东北部和西南部两大区域的饮食内容、光照亮及癌症发生率,结果发现美国北部大肠癌、乳癌等癌症发病率明显比南部要高,其中晒太阳时数越少的地方,罹患癌症的人越多。
此外,日本医学博士宇都宫光明在「不晒太阳,当然会生病:正确晒太阳是预防百病的秘方」一书中指出,日本厚生劳动省20年前开始调查,结果显示日照时间的长短与大肠癌发病率之间有关联,光照量与大肠癌呈现反比关系。
至于为何光照量与大肠癌有关?由于维他命D是抗发炎物质,不但能抑制癌症细胞生长,也会抑制癌细胞转移。葛兰特博士的研究团队解释,人体接触阳光的量若减少,体内自动合成维生素D的量也会变少,除了会引发骨质疏松,也可能会导致癌症。
虽然台湾地处亚热带,光照量充足,但根据奇美医院统计发现,高达61%民眾都缺乏维生素D,推测可能与国人太注重防晒有关,连带影响到维生素D的生成,尤其冬季日照时间较短,更容易增加罹癌风险。建议一天只要花15分钟,避开中午紫外线最强的时间去户外晒晒太阳,可帮助体内生成足够的维生素D,降低大肠癌风险。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