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驻雪梨记者史密斯(Jamie Smith)报导,在外交政策常能形成跨党派共识的澳洲,近期却出现分裂,在野党与商界对总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处理对中国关系的方式感到不安,甚至有大公司主管抱怨,澳洲外交战略一直都是「业余的」,导致贸易陷入困境。
后天(20日)是中澳自由贸易协定生效5周年,该协定使双边贸易额每年增长1000亿澳元,但坎培拉却无人为此庆祝,因为中澳关系正出现裂痕。以往最大在野党工党和自2013年起执政迄今的保守派自由党政府也罕见出现对外交政策激辩,史密斯写到:「莫里森对1名中国外交官的Twitter、还有中国对澳洲商品实施的贸易制裁做出的愤怒反应,让外界不安。」
工党的华裔外交事务发言人黄英贤(Penny Wong)上周受访时说:「我认为政府应该停止关注那些政治头条新闻,弄清楚要做的事情就是如何帮助我们的出口商。」部分评论员和企业担心,澳洲以往不在最大贸易伙伴中国和战略盟友美国间选边站的长期立场,已经偏移。
澳洲前驻华大使芮捷锐(Geoff Raby)指出,坎培拉对北京的外交政策已经武器化,6年多来安全、情报、国防机构已经接管澳洲外交政策,这包括近期一些并不必要的做法,例如2018年抢先禁用华为5G。
史密斯表示,批评澳洲战略业余者是来自市值数十亿美元的公司高层。新南威尔斯洲1家葡萄酒公司老板罗布森(James Robson)说:「我们不明白为什么政府要挑起与最大客户(中国)的争斗。」
雪梨大学歷史系教授柯伦(James Curran)评论,澳洲关注民主与人权的价值观没错,但是外交的实施方式上很失败,他特别提及在缺乏与中国和其他国家磋商情况下,澳洲要求对新冠病毒起源进行调查,而且直指中国应该负责,就存在步骤上的错误。对澳洲最有利的外交政策应该是在中美之间取得平衡,而非倒向任何一方,「拿我们受影响的出口市场来说,美国会帮助澳洲吗?答案是不会,因为他们也要卖东西给中国。」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