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38岁的黄先生,在服用高山症药物后视力逐渐模糊,至眼镜行测量视力竟飙升至1,100度,就医后诊断为高山症,但有爬过更高山的黄先生心有存疑,换间医院就诊后发现为药物过敏,在药物治疗1周后终于恢復视力。

黄先生日前与朋友相约爬山,服用半颗高山症药物后开车前往约定地,路途却发现无法明辨仪表板上的数字,想着应是夜色昏暗不疑有他,翌日清晨又服下半颗药物,爬山过程视力越渐模糊,又归咎为疲劳所致,直到下山至眼镜行测量,发现近视度数由350度飙升至1,100度。

他赶紧前往医学中心就医后,却被诊断为高山症,让曾登过更高山峰的黄先生心存疑惑,改至台北慈济医院就诊。经眼科部主任检查及问诊后,判断黄先生是因对高山症药物中磺胺类成分过敏,造成度数骤增,为避免併发急性青光眼,即刻施予药物治疗,1周后黄先生视力恢復,回归正常生活。

药物经血液流经眼部引发免疫反应,造成睫状肌水肿收缩下降、体积变大,使瞳孔受水晶体挤压向前移动,造成视力剧变,严重恐导致失明。(图/台北慈济医院、NOW健康提供)
药物经血液流经眼部引发免疫反应,造成睫状肌水肿收缩下降、体积变大,使瞳孔受水晶体挤压向前移动,造成视力剧变,严重恐导致失明。(图/台北慈济医院、NOW健康提供)

台北慈济医院眼科部主任徐维成指出,黄先生所服用的是乙酰唑胺(Acetazolamide)药物,为常见的口服降眼压药物,常用于青光眼的治疗,被证实有效预防高山症。

乙酰唑胺可能的副作用包含:噁心呕吐、感觉异常、食欲不振、嗜睡等,但是否因服药产生不适则因人而异。由于药物含有磺胺类成分,一旦被有磺胺药物过敏者服用,将产生过敏情形,常见如:皮疹、皮肤瘙痒,少数严重者则有呼吸困难、休克等情况,但像黄先生般服用少量药物,即出现急性度数骤增者实属少见。

为黄先生进行检查后,发现其眼部结构、视网膜、视神经均无异常,但角膜到水晶体的深度明显缩短,仅存约2.5mm(正常约3.5mm)。考量黄先生过往登山并未出现类似情形,此次为首次服药,且登山前即出现徵状,判断是因药物过敏产生的免疫系统反应,而非高山症症状。

徐维成主任表示,因药物经血液流经眼部引发免疫反应,造成睫状肌水肿收缩下降、体积变大,使瞳孔受水晶体挤压向前移动,造成视力剧变,若无即时处置,将可能併发急性青光眼,甚至失明。主任请黄先生立刻停药,并施予消肿药物,经过1周追踪治疗,近视逐渐回归正常值。

徐维成主任提醒,用药前须谨慎了解自己的体质是否适合服用该类药物,若有药物过敏史,在就诊时应主动告知医师。同时也重申,药物过敏造成视力骤降情形虽属少见,但民眾仍需保持警觉,若服药后视力持续模糊且休息无好转,或有其他不适情形,请即刻停药并儘速就医,避免憾事发生。(编辑梁惠明)

文章来源:本文由《NOW健康》授权报导,未经同意禁止转载,点此查看原始文章
#NOW健康 #乙酰唑胺 #视力恶化 #高山症 #药物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