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三大的渔具公司「宝熊」,是儿时爱钓鱼的张良任,在印刷业打拚10年后,和4位钓具研发员一起共同创业。从代工做起,一路做到现在卖到全世界90几国家去,在欧美大受欢迎。

宝熊渔具的第一个产品是「拟饵抛投卷线器」。「我们开心地在卷线器上打印公司的英文名okuma(日文指大熊,象徵能在恶劣寒冬求生),委托贸易商推销,结果当时钓具市场根本没人认识okuma,所以只拿到代工订单。」

宝熊渔具的第一个产品卷线器,当年只接到来自美国的零星订单,但对张良任而言深具意义。(图/宝熊渔具提供)
宝熊渔具的第一个产品卷线器,当年只接到来自美国的零星订单,但对张良任而言深具意义。(图/宝熊渔具提供)

为了摆脱「代工」宿命,在1992年产业外移的时空下,张良任趁势订出「降价15%的抢单策略」,「老婆卖掉两栋房子,我们带着资金前进大陆东莞设厂,不过,如同瑞士制表工艺般的精密组装技艺,仍留在台湾。」

宝熊渔具继续深耕卷线器,「卷线器是钓竿的『心臟』,一定要耐操,收线必须流畅,除了绝不能产生任何震动以免吓跑鱼,还要克服卷动瞬间因摩擦产生的摄氏300度高温。因此我们设置品管室,每批出厂的卷线器都会抽验,例如浸泡在海水中168小时,测试防腐与防銹力;前后摆动2万次,测试煞车调整杆等。」

接着,张良任领着本刊记者参观他口中的「秘密基地」品管室,他指着前方的机器说:「这十几台测试机器,每台都与上百万元的宾士车等值。」

张良任去智利出差时,和当地经销商一起钓鱼,培养感情。(图/宝熊渔具提供)
张良任去智利出差时,和当地经销商一起钓鱼,培养感情。(图/宝熊渔具提供)

张良任推出「台湾品质,大陆生产」的降价策略后,获得欧洲最大钓鱼品牌「DAM」青睐,从韩国转单过来,曾一年下订1.5亿元,占宝熊渔具当时年营收近6成。

「那时宝熊渔具跟着打响名号,DAM对此备感压力,回头威胁我们『若不停掉自有产品,就要砍单。』我只好『以拖待变』来安抚对方。不过,最好的方法当然是打入新市场,我的第一个目标就是美国。」张良任特地聘请YMCA的老师到公司替自己及所有干部恶补英文,「没想到他对钓具有兴趣,乾脆培养他当业务,现在已经做到美国分公司总经理!」

1995年间,张良任在美国设立分公司后,发现台湾品牌很难攻进美国市场,因此2年后带着全家飞去美国打天下。

更多 CTWANT 报导

#全家 #全球 #张良任 #渔具 #宝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