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频传年轻人猝死新闻,医师表示,患者多数属于心因性猝死,尤其是致命性心律不整,因为不正常电流影响心跳传导路径,往往来得很突然。
新光医院心臟内科副主任蔡适吉医师指出,患者有可能发生心房颤动或心室颤动等心律不整,一旦心臟乱跳、乱放电,无法有效帮浦收缩,就会导致患者没有适量血压输出而倒下,若是来不及抢救,就会突然猝死。
●找出高危险群 检查揪出心律不整问题
致命性心律不整常常毫无症状,因此提早预防很重要,有6至7成猝死发生都与心血管疾病有关,其他高风险群还包括心臟功能差、曾有心因性猝死家族史以及心肌病变等患者。然而也有患者是因为一般心律不整导致心肌肥厚,进一步造成心臟衰竭,间接提高猝死风险。
蔡适吉医师举例,若为心血管疾病患者且常有心悸问题,就能透过24小时心电图,或14天,甚至有长达3年的心律监控等检查,进一步找出致命性心律不整,一旦确认为高风险族群,就能安装植入式去颤器。
蔡医师进一步表示,植入式去颤器需在左胸开出约4公分的皮下伤口,沿着静脉将电线植入到心臟,相当于体内AED,能在致命性心律不整发生时,适时给予电击恢復正常心跳。国外研究指出,有装体内去颤器的高风险族群,整体的死亡率相对未植入者可以下降达50%。
●植入式去颤器 体内AED电击恢復正常心跳
蔡医师曾有收治一名60岁的孙先生,因为儿子猝死从鬼门关前抢救回来,认定自己也是高风险群,就医检查发现患有遗传性心肌肥厚,才植入去颤器做预防性治疗。
蔡医师补充,装置植入式去颤器一方面可以监控病人是否发生心律不整,作为调整药物的依据。另外一方面,若患者出现恶性心律不整且持续时间长,去颤器也能适时给予电击抢救。
目前植入式去颤器健保採有条件给付,不过致命性心律不整的发生除了去颤器,也需要搭配药物治疗降低发生机率。提醒高风险群有所警觉,小心猝死危机。(编辑梁惠明)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