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联发科股价约在每股200元初头,这几年逐步摆脱4G市场的困境、领先取得5G话语权,领着联发科换檔加速的,正是联发科董事长蔡明介。去年12月7日,联发科营收站上百亿美元大关,蔡明介开心表示:「看到集团发挥韧性。」下一秒他就收起狂喜,提醒:「公司成长会起起落落,就像爬山一样,爬过这座山,不会一直往上爬,也可能要走到谷底再上来。」
对此,联发科财务长顾大为解释:「 产业现实就是只有前几名才能生存,因此高科技公司需投资先进技术维持竞争力。公司(联发科)经歷过几次险境,我们不敢大意,还是战战兢兢、步步为营,面对永不止息的竞争、快速的外部环境,仍要继续努力。」
回顾联发科1997年自联电家族独立出来后,靠着大陆手机「山寨霸主」而茁壮,打入全球IC设计厂前10大。不过,「2G时代,联发科的技术落后对手10年,3G时代落后7年,4G时代落后3到4年。」一名IC设计业者分析:「联发科一路大幅进展,就是靠着战略性收购,快速壮大实力。」
例如2007年,联发科透过併购ADI(亚德诺半导体)旗下手机晶片部门,取 得WCDMA(一种3G无线通讯技术)与TD-SCDMA (3G无线通讯技术的标准之一),大举跨入通讯产业,就是一个关键的里程碑;2012年与竞争对手晨星合併,成为电视晶片界龙头,更累积出发展3G及4G的资源。
2015年间,大陆白牌机涌现,联发科在高阶市场打不赢高通,加上后有追兵,蔡明介再度发动收购,陆续买下曜鹏、常亿、奕力及立锜4间公司,取得影像处理、触控及驱动等技术。蔡明介还同步重组产品线及事业群,奠定「智慧家庭」及「物联网」基础,等于打造一个中央厨房(平台),要做什么菜(产品),就透过人工智慧(AI)挑出技术及材料。
4年前,联发科再陷险境,4G晶片效能不及劲敌,毛利率跌至有史以来新低33%。为了脱困,原本独掌大权的蔡明介,请来台积电前执行长蔡力行,开启「双蔡共治」。一名联发科内部人士透露:「蔡明介负责方向与策略,蔡力行扮演执行者,并以绩效着称,他(蔡力行)用二年时间带领团队,硬是拚出与高通平起平坐的天玑1000,就可看出他扮演的角色。」
更多 CTWANT 报导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