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岁的吴爷爷,上了年纪依然精神奕奕,有些腰酸背痛也不以为意,认为是老化的正常现象,接受骨松治疗却没有成效,转诊至血液肿瘤科才确诊是多发性骨髓瘤。第一线用药治疗2、3个月效果不彰,换二线口服标靶药物到现在4年多,成效良好,没有症状,连验血都验不到癌指数,今年101岁的他还能自己出门,甚至还能骑脚踏车。高雄荣总血液肿瘤科主治医师洪英中表示,虽然多发性骨髓瘤听起来可怕,但积极治疗效果都很好,而且越早发现治疗效果越好。

●好发于70岁老年人 症状易与老化现象混淆

多发性骨髓瘤是血液类的恶性肿瘤,因制造抗体的浆细胞变异成癌细胞,发生原因不明,严重时会出现高血钙、肾功能损伤、贫血、骨头痛等四大症状。

洪英中医师指出,此病好发于70岁左右的老年人,但症状经常与老化现象混淆,不易被诊断,由于变异浆细胞制造大量无用的抗体,影响肾功能,许多民眾因疼痛自行购买止痛药,反而加重肾臟负担,导致洗肾。

只要以上症状经过治疗未改善,如骨松治疗却持续恶化、不明原因贫血等,洪英中医师提醒,都应该至血液肿瘤科检查,目前八成以上患者都是由骨科、神经外科、肾臟科转诊至血液肿瘤科。经抽血检验免疫球蛋白指数,若异常需进一步进行骨髓检查,医师会根据症状、指数来做为治疗依据。

●治疗药物多元 口服标靶延缓復发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方式有化疗、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单株抗体、类固醇等,因药物多元可互相搭配,第一线治疗方式以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与类固醇共同使用。洪英中医师表示,患者若无其他心、肝、肾慢性疾病,可考虑周边血干细胞移植(俗称骨髓移植);若经骨髓细胞染色体分析为高风险族群,则会使用口服标靶药物治疗,今年也有标靶药物通过二线健保给付,可以延缓復发,治疗方针更多元。

●治疗后可行走、不需洗肾 勿因年纪大而放弃

因患者以老年人居多,若是行动不便、交通不便者,医师会建议调整为口服蛋白酶体抑制剂的标靶药物搭配免疫调节剂、类固醇三药合併使用;若较为年轻、就医方便者,才会建议每周往返医院注射针剂治疗。洪英中医师强调,无论何种治疗方式,效果都不错,皆能从原本骨头痛、背痛、走路不稳、洗肾的患者,改善至可行动自如,甚至不需洗肾,因此患者不用过于焦虑,如前述高龄101岁的患者,治疗效果良好,不必因为年纪大而放弃治疗。

洪英中医师提醒,若有不明原因贫血、肾功能衰退、骨头痛、骨折等,且经治疗未改善,可以考虑至血液肿瘤科抽血检查,若能在早期介入治疗,治疗成果都十分良好。

文章来源:本文由《健康医疗网》授权报导,未经同意禁止转载,点此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医疗网 #医病百科 #血液肿瘤科 #多发性骨髓瘤 #标靶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