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一位62岁老妇因子宫颈癌开刀、放射线治疗,导致输尿管狭窄,经常有尿不出来的问题,且过去使用输尿管扩张和传统支架治疗,效果皆不显着,不到3个月就因肾臟感染、肾水肿就医,令她感到痛苦难耐,但自从到恩主公医院就诊,植入「镍钛合金输尿管支架」半年后,就无肾水肿、感染或结石的病症復发,终于摆脱烦恼。
三峡恩主公医院副院长王炯珵表示,院内泌尿科近期引进永久性支架「可自我膨胀镍钛合金」输尿管置入技术,解决因尿路狭窄反覆就医病人的困扰,该技术为国内最先进解决尿路狭窄的微创技术,可大幅减少病人住院频率,提升泌尿科团队疾病治疗技术。
王炯珵说,政府近年为预防子宫颈癌,积极推动子宫颈抹片检查,许多初期的子宫颈癌,经手术治疗或放射线治疗后,第一期病人5年存活率平均可超过90%,但是根据美国梅约诊所医院统计,癌症治癒的病人有23%机率会留下肾水肿的后遗症,主因就是受到手术切除子宫、放射线照射后输尿管狭窄造成反覆肾水肿,严重影响肾功能。
王炯珵指出,放置输尿管支架是解决子宫颈癌治疗后最有效、简单的方法,可避免输尿管狭窄,但依经验显示,聚合材料或金属材料的支架内部容易产生结石、感染、阻塞,经过3到6个月后,都可能需要更换;研究统计,超过6个月之后,支架的通畅率低于50%以下。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