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4、5月之间是桂竹笋产季,但受乾旱影响,苗栗县桂竹笋歉收,狮潭乡农会7日照常举办农产食品加工厂开工仪式,但厂内冷冷清清,与以往大批桂竹笋准备杀青的景象大相径庭,农会供销部坦言,今年雨水不足,许多农民至今不见「雨后春笋」,期待梅雨季降水足够,能促笋芽萌发生长。
苗栗县桂竹林面积辽阔,泰安、大湖、狮潭、南庄等乡镇,均是桂竹笋重要产地,但因久旱不雨,现已迈入桂竹笋产季,却不见笋芽大量冒出,就连以往热闹的加工厂也显得冷清,狮潭乡农会供销部指出,询问百寿村许多农民,都说至今还没看见竹笋冒出头,就算市面上有人卖桂竹笋,也看起来短又硬。
供销部主任刘淑能指出,狮潭前年桂竹笋盛产,2甲多地可以採到10几万斤桂竹笋,农民笑呵呵,去年高温不雨,桂竹笋直到5月盛产,产量却崩跌剩2、3万斤,今年又因乾旱,不光狮潭,邻近的南庄,竹笋也尚未大出,但狮潭农会的加工厂仍照常开工,7日先拜土地公祈福和试运转机器等整备工作。
刘淑能表示,桂竹的地下茎是往外扩展,若前一年11、12月雨水足够,或是2、3月有雨水,现在就能採收,此刻只盼梅雨季来,能看见雨后春笋,不过超过生长期的竹笋会比较老或纤维化,口感比较硬,不如当令的桂竹笋吃起来嫩嫩脆脆的。
供销部表示,桂竹笋属于林业附属产物,无法列入天然灾害救助范围,农民多半把採桂竹笋卖当成副业,却也难免大嘆「做不到来吃」。不过有狮潭永兴村的农民指出,海拔600公尺以上的深山,仍有不少桂竹笋冒出,研判是高山云雾缭绕有水气,所以能保持土让溼润有利桂竹笋生长。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