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正镒举例,若一户50坪、总价1000万元的房子,原本每坪单价20万元;拿掉35%公设比的坪数之后,变成32.5坪计价,那建商依成本及收益还是要卖1000万元,如此一来每坪单价飙高到30.7万元。将来在新旧制杂陈下,预售屋、新成屋和中古屋完全不同,实价登录揭露结果让人眼花无所适从,建议政府修法前宜三思。

赖正镒指出,公设多寡跟房价并无绝对关系,通常建案公设区分「小公」、「大公」。「小公」是指建物的两支楼梯、电梯梯间等设施,即由部分住户共同分担的空间;「大公」则包括机电设施、楼与楼之间连通道、门厅、管理室、避难室等,即全体住户共同分担,光是这些最基本的大公、小公加起来的公设比,至少要22%以上。如果户数多的大楼社区,大家共同持分,分担起来其实还好,但若是小基地建案,分摊公设比恐更高。 他解释说,过去大楼只要一支逃生梯,后来政府强化消防逃生安全,建筑法与消防法等相关法规趋严,各楼层与地下室都有防火门等消防设施空间,8层楼以上建物应设置至少2座逃生梯,另11层楼以上的大楼还要设立紧急升降梯和排烟室,所以公设比才会拉高到29%左右。

他指出,争议多的地下室车道由住户共同分摊的问题,以使用者付费原则是相当合理的,但是政府没有想到的是,并不是没有买车位就用不到,因为多数地下室有同时设置蓄水池、垃圾集中站、化粪池或有其他共同使用性,要将车道、车位排除于公设面积势必引发争议,至于要摊提多少比例,他认为可以再讨论。

#全国 #乡林 #公设比 #赖正镒 #房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