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透过吃凤梨、挺果农,还能用哪些方法提升凤梨的附加价值?国立勤益科技大学日前获校友赠送凤梨,基于「盛食不剩食」理念,携手文化正心教育基金会,由志工带领学生共同制作果酱、环保酵素,除可延长赏味期,也藉此帮助学生了解应如何解决社会问题。
拿起一颗颗向果农採购的金钻凤梨,勤益科大校友、盈锡精密公司总经理巫有崇表示,为了力挺农民,特别订购100箱凤梨、其中一半捐给学校,学校透过制作果酱的方式,让凤梨成为具有教育性质的产品,更显示出,企业与学校间的产学合作不仅只是技术方面。
总计750公斤的金钻凤梨,经过志工与师生通力合作,变身成为一罐罐凤梨果酱,其口味还区分为凤梨苹果果酱、加入日月潭有机红茶的红韵凤梨果酱,以及添加番茄、辣椒与姜黄的茄辣凤梨果酱,文化正心文教基金会指出,从削皮到熬煮,制作过程相当耗时费力。
勤益科大校长陈文渊说,学生们配合课程将凤梨制作成果酱,延长当季水果保存期,藉此让学生了解并爱护台湾这块土地。基金会强调,在凤梨酱制作过程中,是由志工带领学生全程手工制作,不但志工、学生双方面受益,在制作过程也将凤梨滞销的这个社会问题,让剩食变成可继续食用的盛食,利益所有单位。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