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罹患结石的过来人,对于结石发作时,那无预警的剧痛感,一定刻骨铭心。而夏天是尿路结石的易发作季节,因为天气炎热,汗流得多,如果水份补充不足,尿量减少,尿液的浓度增高,结石发作的机率便大幅提升。

●结石成因多 饮食习惯、家族史影响大

夏季因为尿路结石来医院报到的患者,不论是急诊或门诊人数皆有明显增加,超过两成。卫生福利部南投医院泌尿科李升平医师表示,尿路结石指的是肾臟、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等泌尿系统结石,是相当常见的疾病。

结石的成因很多,例如家族史、饮食习惯(常吃大鱼大肉、重口味等食物)、水分摄取不足等,都是罹患结石的危险群;至于结石发作可能会有腰痛、腹痛、解尿困难、解尿疼痛、血尿、尿路感染等症状。

●流汗量大于喝水量 结石发作风险增加

夏天温度高,流汗量较大,若水喝较少,尿量减少,结石发作的风险便大增。李升平指出,当尿量减少,会使尿液中的结石成分,如草酸、钙离子或尿酸等浓缩,造成结晶质的沉淀,形成结石;医师在依结石阻塞的部位来判断是肾结石、输尿管结石抑或是膀胱结石。

●每日饮用2000cc水 避免憋尿防结石上身

一般小于0.5公分的结石,有机会随着尿液自行排出;小于2公分的结石则可考虑体外震波碎石术;大于2公分的结石则可能会以手术的方式清除。医师会根据患者的结石大小、位置等状况来安排个别性的治疗计画。

李升平提醒,每日应喝超过2000cc的水,维持足够的尿量,不要憋尿,均衡饮食,适当运动,预防结石发作与復发的机会。

文章来源:本文由《常春月刊》授权报导,未经同意禁止转载,点此查看原始文章

#常春月刊 #结石 #喝水 #尿路结石 #尿量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