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科技大学木工课程导入AR教学辅助系统后,学生可透过App反覆演练CNC机台的加工技术及操作程序。(北科大提供/李侑珊台北传真)
台北科技大学木工课程导入AR教学辅助系统后,学生可透过App反覆演练CNC机台的加工技术及操作程序。(北科大提供/李侑珊台北传真)
AR教学辅助系统实现学生人手一机的教学模式,同时打破教学空间与机台数量的限制。(北科大提供/李侑珊台北传真)
AR教学辅助系统实现学生人手一机的教学模式,同时打破教学空间与机台数量的限制。(北科大提供/李侑珊台北传真)

扩增实境(AR)不只能打game,也能用在木工教学;网路直播导入课堂,让学生舍不得滑手机。台北科技大学在教育部108年教学实践研究申请结果中,呈现教师教学不断创新,绩优计画获奖率为35%。

北科大近日正举行「109学年度教学实践研究成果发表会」线上策展活动(https://egb.aca.ntut.edu.tw/ief/109tprpr/)。

北科大教务长杨士萱指出,在教育部108年教学实践研究申请结果中,全国上千件通过计画中仅7%获选为绩优计画,北科大17件通过计画中有6件获选为绩优计画,获奖率达35%领先全国,代表教师创新教学受肯定。

例如北科大资讯与财金管理系王贞淑老师当起直播主,桥接线上和线下学习,与工业设计系教授王鸿祥、互动设计系教授戴楠青、机械工程系教授许华倚等4人,均连续2年荣获绩优计画肯定。

本次获得绩优计画的北科大工业设计系教授李易叡表示,北科大家具专班过去教学主要在强化学生的手作技巧与加工技术,因应实务业界需求,教学上已逐步导向学习数位制造及自动化生产的加工技能与观念。然而受限于教学空间与机台数量的限制,学生往往须轮流操作木工CNC机台来学习数位加工,导致实作技术上难以连贯,学习成效不彰。

李易叡提到,在课程中导入AR教学辅助系统后,学生可透过AR App反覆演练CNC机台的加工技术及操作程序,降低机台操作的失误率,同时增进翻面加工的技巧,实现学生人手一机的教学模式。

同样获得绩优计画的北科大电子工程系教授曾柏轩开设「软体定义无线网路」,这门课需要软硬体整合的能力,于嵌入式系统运用OpenFlow协议开发软体,但有些学生软体好、有些硬体好,背景不一。

为了降低学生在软体学习上的门槛,曾柏轩把网路开放共享的精神引进课堂,透过GitHub平台进行同侪学习;除了加强组员的程式开发合作模式外,也允许观摩他人程式码,「欢迎适度引用再加入自己的想法」,成功提升学生对于开源软体API应用的掌握度,老师亦可透过平台追踪开发歷程,了解学生引用的比例,有助于量化学习成效。

北科大校长王锡福认为,教学品质的提升,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成效,因此鼓励老师系统性逐步发展创新教学方法,并积极参与教育部的教学实践研究计画,近年校内持续办理说明会、研习营、专家顾问的个别谘询,不仅将教学实践计画列入教师升等和评鑑的重要项目,也提供额外的弹性薪资,激盪出更多创新创意教学模式。

#北科大 #计画 #学生 #绩优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