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来的天气预报,高温持续笼罩全台,炎热的夏季天气型态,实在令人难熬!虽然多数民眾在家防疫,但仍有部分民眾需在外辛劳工作,除了要预防中暑外,有高血压或心血管疾病的民眾,如果出现胸闷、胸痛、心悸、呼吸困难、噁心、冒冷汗、头晕或晕厥等心臟病徵时,不要避讳就医治疗。

●夏日须留「心」 保持凉爽、补充水分

心臟病是国人第2号杀手,平均每26分钟就有1人死于心臟病,缺乏规律运动、不健康饮食所引起的三高(高血压、高血糖及高血脂)、过重或肥胖、吸菸及过量饮酒等问题,都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子。虽然天气冷对于心臟血管伤害较为明显,但是高温对人体的危害也不容小覷。

台湾老人急重症医学会叶宏一理事长指出,因气温升高,体表血管扩张,心臟负荷增加,再加上夏天流汗,身体水分蒸发让血液变得浓稠,容易出现冠状动脉堵塞,严重时恐会导致心肌梗塞,而脱水现象也会让心跳加速,容易引发心律不整或心臟衰竭。

英国心臟基金会呼吁长者、年幼小孩及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人,应特别注意热对身体造成的伤害,在中午11点至下午3点应避免到户外活动,外出时尽量穿着轻便、通风、浅色衣物,穿戴帽子及太阳眼镜并随身携带水。

疫情爆发期间保持凉爽和补充水分尤为重要,惟心血管疾病合併肾臟病病友,补充水分须与医师讨论评估。另进出冷气房时,因冷热温差较大,亦会增加心臟血管负担,也不能轻忽。

●炎夏护心 照顾自己也保护家人

值得注意的是,更年期女性可能出现气喘、背痛等非典型症状,很有可能是心臟病急性发作,务必迅速离开高温的环境、设法降低自身体温(如松脱衣物、用水擦拭身体或搧风等)、提供加少许盐的冷开水或稀释的电解质饮料,做好个人防护并以最快的速度就医。

炎炎夏日防疫期间该如何护心?国民健康署吴昭军署长强调,预防心血管疾病之道,在于落实护心行动于日常生活中,保持凉爽、健康饮食,适量多次饮水、居家也要规律运动、向菸说不、控制三高(定期量血压及血糖),遵照医师处方服药并定期回诊追踪。

也提醒疫情期间,可善用健保署因应疫情指定院所开设之「视讯诊疗门诊」或就近于社区诊所就医。切勿自行依症状调整药量或停药。自己对健康多一分留「心」,就是预防疾病、落实防疫措施最重要关键!

文章来源:本文由《NOW健康》授权报导,未经同意禁止转载,点此查看原始文章
#NOW健康 #心血管疾病 #热衰竭 #心臟病 #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