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昨(23日)表示,国内COVID-19疫情趋缓,将自7月27日起疫情警戒等级降为二级。为兼顾民俗调理业业者生计及消费者安全,卫生福利部订定「民俗调理业因应COVID-19防疫管理指引」,使业者于防疫准备工作完善的前提下,遵照指引即可恢復营运。

卫福部中医药司指出,具有证明文件(民俗调理业技术士证、民俗调理产业人才法规教育训练合格证明书)者,悬挂于营业场所,供消费者查询;未具者,尚不限制其营运。

工作人员需造册、订定分流上班机制,并指派专责人员落实工作人员每日量体温及健康状况监测;行政人员应全程配戴口罩;操作人员于服务期间应全程配戴口罩、面罩及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服务后应更换手套,穿戴前及脱除后应确实落实手部清洁。

工作人员用餐环境应通风,人员应维持1.5公尺以上距离;若同桌用餐应採梅花座或使用隔板;工作人员若有疑似COVID-19症状、类流感症状或最近14日曾接触或疑似接触确诊者,应主动向专责人员报告,并儘速就医。

消费者方面,应实施简讯或纸本实联制;应询问消费者及其陪同者之TOCC,若有COVID-19感染风险、上呼吸道症状或发烧者,禁止进入。营业场所除必要水分补充外,禁止饮食。服务应採预约制,简化或缩短操作服务流程,于提供下位消费者服务之间应至少间隔15分钟。儘量使用行动支付或其他非直接与消费者接触之收款方式。

营业场所环境管理方面,指引订定如下:

(一) 营业场所应保持空气流通,并订定环境清洁消毒计画,每日应至少进行2次环境清洁消毒。

(二) 禁止提供个人密闭包厢室服务,每张躺床及座位应至少间隔2公尺,躺床及座位应放置隔板、屏风或布帘等阻隔物,操作结束后阻隔物应消毒。

(三) 视顾客使用情形提升厕所清消频率;加强水龙头开关、马桶冲水开关及洗手乳压取开关等之清洁消毒。

如发现COVID-19疑似病例,应于24小时内通报地方主管机关,将相关人员进行造册,并就已知资讯与其联繫,请其配合疫调。如经卫生主管机关公布为有确诊者之足迹所涉及之高风险区域之处置:应先暂停营业,进行场所环境清洁消毒,配合卫生主管机关指示办理。指挥中心医疗应变组副组长罗一钧指出,此规范和其他营业场所一样。

#服务 #按摩 #台湾 #新冠肺炎 #营业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