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香港入境处出入境数据,自《香港国安法》于去年7月1日生效以来,累计有13.87万人经机场净流出香港,香港大批家庭带着子女离港,进而触发退学潮。香港教育局最新公布的学生人数统计报告及学额空缺参考数据显示,去年10月中至今年6月底,香港公立小学及中学学额忽然增加了逾5000及2000个空缺,占整体学生人数分别1.83%及1.08%,两项数据显示本港公营中小学期内减少了约7000名学生。有教育界人士形容情况罕见,数据反映大批学生中途离场,促教育局及早部署应对缩班危机,而非待9月开学算人数时才作协调。

根据香港学生人数统计报告,去年10月中,公立及资助小学合共有300521个学额,学生人数则有293323人,学额空缺只有7198个。然而,香港教育局最新的学额空缺参考数据却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公营小学合共有12587个空缺,比8个月前多了5389个,占整体学生人数1.83%,空缺大增显示原有的学额占用人退学,换言之,每所公营小学平均流失了11.8名学生。12587个空缺学额中,国小一年级占最多,有3149个。

公立中学方面,官立、资助及按位津贴中学去年10月中合共有297610个学额,学生人数则有257673人,学额空缺为39937人。但西港教育局6月底的学额空缺参考数据显示,公立中学空缺已增至42547个,比10月中多了2610个,占整体学生人数1.01%,即平均每所公立中学流失6.6个学生。

学额空缺数据会与时转变,香港教育界前议员叶建源认为,数据反映大批公营学校学生在学期完结前退学,情况罕见,预料与移民潮有关。叶分析指,此现象会衝击香港中小学,引致缩班,甚至关校的危机。但校方可做的部署不多,促港府及早制订弹性措施,例如全面推行小班教学等,而非等9月开学算人数时,获得确实数字才应对。

另一大量学额空缺的后遗症,是可能引发「上移错配」现象,即条件较好的学校出现学额空缺,有家长便会考虑为子女安排转校插班,导致教育界出现一波转校现象,学生需面对忽然而来的衝击及学习差异,教师及学生都需时适应。

#空缺 #学额 #学生人数 #数据 #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