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主任,我心臟一直砰砰跳,跳好快,我都快呼吸不过来…」当中山医学大学附设医院心臟内科主任蔡青峰一听到门诊病患有上述症状,就会提高警觉,并抽丝剥茧找出背后病因。蔡青峰主任观察到,当病患心跳非常快,且心跳很不规则,病患大多了解他们患有「心律不整」,但多数人不了解,这类临床上最常见持续性心律不整「心房颤动」背后的警讯。

若心臟本身已有结构性问题或原本功能不佳,便可能造成严重心臟衰竭副作用甚至休克,而更令人担心的是,一旦有心房颤动病史,病患中风机率就会大为增加,而且一旦不幸中风,都会很严重且预后不好。

●心房颤动是常见的心律不整之一 常隐含危机

蔡青峰主任解释,心臟上半部结构为「心房」,下半部为「心室」,当出现心房颤动时,心房会快速收缩,一分钟可能收缩300到500下,不过心臟电路传导是从心房藉由「房室结」传达到心室。

因为有房室结保护调节,心室收缩速率不至于像心房收缩那么快,但心室收缩速率还是常飙到一分钟一百多下,甚至超过一分钟150下,且忽快忽慢,这种「心律不整」就是「心房颤动」,至于心室的收缩速率就是一般人所测量到的心跳,因此发现心跳速度过快,一分钟超过100下以上,加上心跳不规则,就要怀疑可能是心房颤动造成。

发生心房颤动时病患很容易有心悸、胸闷、呼吸困难、喘不过气等,心室虽然快速收缩,但每次收缩力量并不完整,结果就是心臟打出的血流无法有效供应全身代谢而出现心臟衰竭。因此病患会有血压偏低、头晕晕眩、喘、水肿等症状。严重者,有些病患甚至还出现急性心臟衰竭併发肺水肿,呼吸衰竭而需要气管插管急救,甚至有可能导致心因性休克危险。

●一旦有心房颤动病史,中风威胁悄悄近身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心房颤动发作时,心房丧失收缩功能,血液容易在心房内瘀滞而形成血栓,血栓脱落随着血液流至全身各处,可能导致心肌梗塞、脑栓塞 (缺血性脑中风、偏瘫)、肢体动脉栓塞 (严重者须截肢) ,病患的生活势必大受衝击。

蔡青峰主任只要想到这样的风险便忧心忡忡,所以他常苦口婆心劝诫病患尽快接受治疗、按医师指示用药。

面对心房颤动危机,目前主要治疗目标在于减缓心跳又快又乱的困扰、降低因心衰竭住院进而提升病患生活品质,同时降低中风风险。

欧美及我国最新治疗指引也指出,以阵发性心房颤动来说,若运用相对较安全的心律不整药物帮助维持稳定正常窦氏心律,并预防心房颤动復发,病患的心悸频率就会减少许多,生活品质也会大幅改善。如果是慢性持续性的心房颤动,用药则以症状治疗为主。另一方面,针对所有心房颤动病患,使用抗凝血药物预防血栓形成及中风的发生,更是当务之急。

●定期监测心跳 及早发现异常

蔡青峰主任也提醒,年龄越年长,出现心房颤动的比率越高。若有心房颤动而不及早控制,很容易中风,中风后,医疗与家庭负担都会增加。因此,希望民眾多注意且有效监测心跳速率及规律,一旦发现心律不整,就要尽快就医找出原因、及早治疗,生活品质才不会受影响。

文章来源:本文由《健康医疗网》授权报导,未经同意禁止转载,点此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医疗网 #心房颤动 #心律不整 #瘫痪 #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