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园升格后污水下水道接管率在六都敬陪末座,水务局近年急起直追,以政府公办及促进民间参与双轨并行方式规画全市12处污水下水道系统,桃园公共污水下水道用户接管普及率,已由升格前5.46%提升至27.4%,加上官司缠身的中坜、埔顶污水BOT系统达成和解,可望在4年内提升至50%。
桃园北区、中坜及埔顶3处污水系统,以促进民间参与方式办理,其中北区水资中心已完成第二期建设,处理量达10万吨,放流水提供消防局、养工处及民间科技大厂使用,而中坜、埔顶污水BOT系统,过去由于厂商违约导致停摆近10年,斡旋多年分别在法院达成和解和换地成功,去年底取回水资中心用地,今年正式进入兴建期程,预计2023年底分别完成。
水务局长刘振宇表示,中坜污水BOT系统总经费达487亿,约占全市接管率30.5%,目前青埔及高铁特定区已完成用户管线,待中坜水资中心落成后,约1万5000户可直接切换阀完成接管,大大提高全市接管率2.5%以上。他也提到,目前埔顶地区每日仍有约2万吨豆干工厂污水排入水库集水区,经争取,本月获得中央水环境改善计画补助,将斥资1.96亿施作5处人工湿地,完成石门水库集水区污染源节流的最后一哩路。
9处公办污水系统,除復兴系统已完成接管,林口南区、石门、大溪、杨梅、小乌来、机场捷运A7站等系统持续推动中,其中龙潭、平镇山子顶都市计画区将纳入石门系统,新屋、观音都市计画区则独立成一个系统,实施计画已获营建署核定,而杨梅和A7站的文青水园水资中心,都曾获国家卓越建设奖肯定。刘振宇说,截至6月止,全桃园用户接管户数达15万3868户,接管率以一户4人计算达到27.4%,将持续努力,守护河川水质。
桃园市长郑文灿谈到,由于污水用户接管常涉及民眾生活空间,市府推动「3免费2补助」配套措施,包括免费用户接管、免费后巷改造、免费界址厘清,以及补助集合式住宅改管、补助雨污水管分设。在免费接管部分,民眾只要提供一楼单侧75公分、双侧150公分的最小施工维护空间,市府便免费施作用户接管;在免费后巷改造方面,2016年开辨至今已成功打造84条后巷,2019年起以居民共同参与方式,每年至少施作30条为目标;在免费界址厘清方面,自2018年10月起提供民眾免费土地界址厘清服务,可有效掌握施工范围精准性。
郑文灿指出,市府补助集合式住宅改管,位于市府办理用户接管至公共污水下水道区域的住宅,经勘查既有建筑物污水处理设施废除后,可由重力方式排入下水道系统者,每户最高补助5000元,为全国最多,目前已有7702户民眾受惠;另补助雨污水管分设,经勘查可将住宅既有管渠分开设置成雨水管渠及污水管渠者,5楼以下每户最高2万元,6楼以上每户最高5000元,住户可节省抽水马达等机电设备费用,为民眾提供接管及改管的方便性。
郑文灿也谈到,因应公共污水下水道尚未全市普及,市府也推动9处砾间净化工程及3处人工湿地,加速河川水质净化,范围涵盖南崁溪、老街溪及大汉溪三大流域,总处理水量达12万7500吨,其中朝阳水语教育园区曾荣获2018年国家卓越建设奖之最佳环境文化类金质奖及第18届公共工程金质奖;大汉溪山猪湖生态亲水园区亦曾荣获2018年国家卓越建设奖最佳规画设计类金质奖、2019第七届台湾景观大奖公园绿地公共开放空间类优质奖、2019年国家卓越建设奖之最佳环境文化类特别奖、2020全球国家卓越建设奖环境(復育、保育)类金奖第一名等殊荣,未来可推动环境教育,营造城市的亲水文化。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