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莲县凤林镇箭瑛大桥是纪念因公殉职的老师张箭与邓玉瑛,由于守护镇民逾40年,桥墩毁损严重,2019年在逾4亿元经费补助下,兴建二代桥梁,以双手合十造型,化作2名老师的精神,今也在遗族见证下,顺利完成通车。其中,张箭遗孀蔡清妹全程默默地坐在位子上,似乎欣慰着丈夫为了教育牺牲性命,盼新桥能继续守护镇民。
位在花46线的箭瑛大桥横跨花莲溪,连结凤林镇山兴里与凤林镇市区,1977年颱风来袭,2名老师冒险涉溪到校上课,并在协助学童渡溪时,不幸被大水冲走溺毙,时任行政院长蒋经国隔年兴建「箭瑛大桥」,是花莲第一座水泥桥。
箭瑛大桥使用已逾40年,桥宽不足,桥墩毁损严重,殉职老师邓玉瑛胞兄、前建设处长邓明星提案在旧桥北端重建长960公尺、宽9公尺的二代大桥,中间採双塔造型脊背桥,并以双手合十造型,象徵2名老师将持续守护镇民,同时也保留旧桥2座桥墩及部分桥面。
县府今举办二代箭瑛大桥通车仪式,由6位头目请来祖灵为新桥祈福作为开场,第九河川局长谢明昌、县长徐榛蔚、无党籍立委傅昆萁、凤林镇长萧文龙及多位县议员一同出席,张箭遗孀蔡清妹及儿子张立何、邓玉瑛胞兄邓明光等人,保持着满满的感谢参与这场温馨感人的盛事。
张说,父亲与邓老师在1977年10月6日为了教育牺牲生命,从一代的箭瑛大桥到二代的新桥,均在各界努力之下完成,感谢县府大力争取经费建设地方以照顾镇民;邓则说,虽然旧桥已功成身退,仍有纪念性,希望未来可作为人行徒步道、自行车道。
徐榛蔚强调「建设的传承是一棒接一棒、一代传一代」,旧箭瑛大桥是超过40年的老旧水泥桥,盼兴建新的大桥后,能让求学、上班、运送货物的乡亲,能更平安地通过;傅昆萁则说,凤林镇10年来从中兴大桥到箭瑛大桥的新建,让花莲溪河东、河西乡亲获得更紧密连结,盼能更加促进地方的观光发展。
最后,大家一同步行走过全长960公尺的新桥,徐榛蔚也和傅昆萁紧牵着手,象徵将携手同心争取花莲建设,成为永远的五星县市、台湾的骄傲。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