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岁阿公每天都要走楼梯到五楼神明厅点香膜拜才觉得安心,最近几个月来走到二楼就气喘呼呼走不上去,至附近诊所就医未见改善,在澄清医院心臟内科住院诊断为瓣膜性心臟衰竭,经调整用药,现已大幅改善又能登到五楼拜神!回诊时很高兴地对医师说:「我要是活到一百岁,要办桌请你吃饭!」
年轻就务农的这名老阿公,直到现在仍把务农当成最好的运动与兴趣,且每天清晨和黄昏都要走楼梯登上五楼神明厅膜拜,几个月前发现自己因气喘而无法走上五楼,到附近诊所看病,总是被告知是气管不好或是感冒所致,吃了药也没有很好的效果,几个月来都无法上楼,感觉身体也越来越虚弱。
阿公因为呼吸喘不过来且严重头晕,而被家人送到澄清医院急诊室后收治住院。澄清医院中港院区心臟内科医师孙德光表示,当时老阿公已有肺积水现象,再经抽血检验、心电图、X光、心臟超音波等检查,诊断为瓣膜性心臟病导致心臟衰竭。
从心臟超音波检查的左心室射出分率为44.5%及36.6%,低于正常应55%以上,原因是退化性主动脉瓣及二尖瓣闭锁不全,属中度病情,所幸还不到需要开刀治疗的程度。经妥善检查及调整用药,现在症状大幅改善,回诊时感到体力改善许多,又可以回到自己最喜爱的务农工作。
孙德光说,因老阿公年纪大,判断他的主动脉瓣及二尖瓣退化导致闭锁不全,因此使得瓣膜闭合时,仍有部分空隙导致血液逆流,造成心臟负荷加重,这样的情况较容易发生在老年人的身上,尤其75岁以上的民眾,只是很多患者并不自知,以为是类似气喘或慢性阻塞性肺部等方面的肺部问题或感冒,因此未对症下药使症状难以改善。
药物治疗的目的是减缓老阿公心臟的负荷,使肺积水逐渐消退且避免再产生,这样的患者需要长期规律性服药及定期追踪检查。他强调,老年人退化性心臟瓣膜疾病是渐次性的发展,起初不会有太明显的症状,未妥当治疗而病情进展至中度的病人就可能出现胸闷、喘不过气、心悸不适甚至头晕,当血液郁积于肺臟,会造成肺积水、运动耐受力差。如果不寻求治疗,最终可能导致心臟衰竭,而危及生命,据医学研究心臟衰竭的5年死亡率高达50%,甚至比部分的癌症死亡率更高。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