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重女神郭婞淳为台湾在东京奥运拿下金牌,一名23岁黄姓男硕士,也在学校健身房练举重,未料在杠铃举过头顶时动作失败,左手因受力过猛瞬间断裂,最后靠微创手术顺利接回。联新国际医院骨科医师陈哲裕提醒,举重运动不只得力大无穷,也需要高超技巧,民眾如要尝试练习,得留意运动伤害的风险。

黄姓硕士生送医后确诊为闭锁性的上臂肱骨断裂骨折,陈哲裕指出,上臂肱骨骨折过去大多採取传统手术治疗,伤及桡神经的风险大,严重恐造成手臂瘫痪影响日常生活。此外,传统手术为了降低神经受伤风险,需把骨折处伤口完全打开,确认神经的完整性后,才能进行骨折的固定,但即使伤口完全打开骨折固定后,病患仍有神经麻痹可能性。

考量黄同学年纪轻与生活功能的需求,陈哲裕量身打造微创手术,改从手臂前侧进行,避免神经受损的问题;骨板採用钛合金材质,之后不必再开刀移除骨钉骨板,免除沾黏问题与第二次手术的风险。他开完刀就能活动手臂甚至弯曲,后续追踪恢復良好,3个月后骨头已经癒合,又回到健身房做运动。

陈哲裕表示,传统手术伤口面积大,復原时间长,病人也因为疼痛感而在数个月后才开始做復健;至于微创手术的伤口小且疼痛感下降,有利于病人及早进行復健,任何运动皆有其专业性与技术性,民眾从事运动训练都应做好防护措施,并且量力而为,才能避免运动伤害的发生。

#微创手术 #陈哲 #风险 #伤口 #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