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一个人因为肩膀疼痛而求诊,医师告诉他,因为他的肌腱受伤了。如果伤口大于三公分,需要动手术;如果不到三公分,他可以自行选择要不要动手术。

一般会以为,每个人当然都希望自己的伤口越小越好,但事实上,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这是哈佛商学院博士班学生哈格蒂(Serena Hagerty),与西班牙ESADE商学院教授巴拉兹(Kate Barasz)一起做的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有两成的受试者希望检查结果是伤口大于三公分。

怎么会有人想要听到坏消息?答案是,因为这样他们就不需要做出困难的决定。哈格蒂在接受哈佛商学院实用知识网路周刊(HBS Working Knowledge)访问时指出,有些人想要避免自己身处需要做决定的模糊地带,造成听见坏消息,反而让他们感觉松一口气的情况。

当然,他们没有想要失去自己的手臂,只是希望「要做决定」这件事消失,省去犹豫与挣扎。在实验中,如果给了受试者伤口大小的选择权,这些人会选择三点一公分,让是否需要动手术的答案清清楚楚。

同理,求职者如果去了两家公司面试,心里可能偷偷盼望,只有一家公司通知自己录取了。万一两家都通知,就必须做出要去哪家的决定,反而害怕自己做出不对的决定。

这项研究结果,突显了人们站在重要的决定十字路口时,有可能存在的自相矛盾之情。

两年前,美国职棒洛杉矶道奇队投手内贝尔(Corey Knebel),便真实上演了此研究的实验情景。他的手肘韧带受伤,医师请他自行决定是否要提早结束赛季。他在记者会上表示:「这要由我决定真的是太糟糕了,我很不喜欢,真希望医师直接告诉我该怎么做。」

哈格蒂指出,现在的人在网路上能够找到庞大的资讯,这代表了,任何看法都可能有支持的论点存在。这种情况反而让做决定变得更困难。

在两人的实验中,有一组受试者被告知,可自行决定是否要进行盲肠炎手术;另一组受试者则被告知,医师强烈建议他们需要进行盲肠炎手术。

接着,他们询问受试者,假设他们都完成了手术,但是医师发现,其实手术并非必要,他们对于接受手术会有么样的感觉。

虽然两组受试者都知道手术是白做的,但是,自己决定要做手术的人,比接受医师建议才做手术的人,自责的程度更高。这证明了,人们不愿意做出困难的决定,原来最大的恐惧在于,害怕自己会后悔。

《EMBA 世界经理文摘 421期》
《EMBA 世界经理文摘 421期》

(本文摘自 《EMBA 世界经理文摘 421期》)

#决定 #十字路口 #医师 #自责 #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