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锺医师,我小孩那么小,但我的乳癌已经转移,我会不会明天就离开?我好想活下去,陪伴孩子长大…」。中国医药大学新竹附设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锺智渊医师的病患中,约8成处于癌症晚期、復发阶段,有些病患甚至是年轻女性,求生意志很强烈,常常出现上述的担忧与挣扎。

锺智渊表示,近年来,血液肿瘤科医师可以使用的抗癌武器越来越多样化,可让癌症像「慢性病」一样,提升活下去的机率,尤其是晚期、復发型乳癌病患,因不断有新药出现,就有更多生存希望。

当医师为晚期、转移性乳癌病患拟定治疗策略时,主要会考量病患的「荷尔蒙受体」(Hormone Receptors - HR)为阳性或阴性,另一重点则是「第二型人类上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HER2)为阳性或阴性,每种型态都有不同治疗药物可选。

以HR阳性的病患来说,较适合使用女性荷尔蒙抑制剂,后来研发出CDK4/6抑制剂等标靶药物,若HR阳性、HER2阴性病患出现癌细胞转移,这类标靶药物就可帮助强化荷尔蒙治疗效果。

随着时代演进,BRCA1、BRCA2与PIK3CA等基因突变资讯也逐渐成为乳癌治疗的重要参考指标。锺智渊表示,在晚期、转移性乳癌的病患里,PIK3CA基因突变很常见,观察HR阳性族群,约40%带PIK3CA基因突变,这些病患对传统治疗的效果没那么好,而近期发展出的PI3K抑制剂标靶新药,可针对PIK3CA基因变异进行治疗,这些病患便拥有更多、更好的选择。

锺智渊表示,选择治疗策略,就是趋吉避凶,副作用越少越好,效果越好,当然越理想,无论是P13K抑制剂或其他标靶药物,药物毒性都比传统化疗少,当标靶新药瞄准PIK3CA相关调控系统作用,较能直接锁定癌细胞,此时副作用就会大幅减少,病患也可延长半年到一年的寿命,延缓进入化疗时程,相较于化疗,使用标靶药物的生活品质也会提升。

在最近的乳癌治疗趋势上,不只药物推陈出新,基因检测技术也有很大的进步。锺智渊表示,像运用肿瘤组织进行「次世代定序」(NGS)基因检测,便可一次找出包含PIK3CA等20、30个,甚或上百个乳癌相关基因变异,若将单一基因检测比喻为用钓竿钓鱼,那次世代定序基因检测就会像「撒网捕鱼」,检测效率更为提升。

锺智渊也建议,乳癌病患在挑选医疗院所时,可就近选择在地医院,以免舟车劳顿造成身心疲乏。只要和医师密切配合,加上有医疗团队在营养、身心安顿上提供支持,病患的生命就有机会持续发光发热,内心也就可以更笃定、踏实。

#病患 #智渊 #治疗 #PIK3CA #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