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大陆央行)行长易纲近日在中德「金融科技与全球支付领域全景—探索新疆域」视讯会议上致辞时表示,大型金融科技公司「赢者通吃」的属性可能引发市场垄断、降低创新效率等。他说,中国当局强化反垄断,要求支付回归本源,断开支付工具和其他金融产品的不当连接。
易纲表示,应关注对大型科技公司依赖度上升的现象对中小银行经营活动的影响,以及大型科技公司金融科技服务的集中度过高带来的操作风险和网路风险。
据《证券时报》报导,易纲表示,中国在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凸显了一些问题,包括支付机构渗透进入金融领域,提供保险、小额信贷、基金等多种金融产品,提高了金融风险跨产品、跨市场传染的可能性。
易纲指出,中国监管当局在努力平衡好鼓励发展和防范风险的关系。一是坚持金融活动全部纳入金融监管,金融业务必须持牌经营;同时要求支付回归本源,断开支付工具和其他金融产品的不当连接。二是强化反垄断。
他说,金融科技与平台经济具有跨界、混业、跨区域经营等特徵,需要世界各国监管部门共同应对。
易纲表示,金融科技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在显着提升银行服务水准和经营效率的同时,从根本上改变了银行业原有的竞争环境。商业银行在服务场景和管道、客户资讯以及资金等方面的传统竞争优势受到挑战。
越来越多的金融交易与客户消费或工作生活场景相关联,平台企业掌握大量的客户行为资料,并可据此推导出客户的金融需求和财务状况,各类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的快速发展也加速了银行存款的分流。
为应对急剧变化的竞争环境,许多大型银行都已投入大量资金用于金融科技的开发与应用。银行可透过移动互联、生物识别、大数据、人工智慧等技术拓宽服务管道,减少对人工服务的需求,提高金融机构全流程风险管控能力,降低合规等运营成本。
他指出,中小银行自身资源有限,只能依赖大型科技公司提供的技术和平台进行客户维护、信用分析和风险控制,可能导致负债端和资产端的获客能力和产品竞争力减弱。易纲提到,应关注对大型科技公司依赖度上升的现象对中小银行经营活动的影响,中国有超过4000家中小银行,金融科技变革将给其金融服务、银行存款等领域带来挑战。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